新闻资讯 分类
主持人大赛第十期新闻类九进六文稿合集发布日期:2024-10-06 浏览次数:

  六年的记者经历我采访过很多人,所以这个环节,当我还在想我要去哪儿采访谁的时候,忽然想起了这张照片,这是我的一位同事拍下来发给我的,电视里正在直播的是我,他其实是想告诉我,照片里这些老人每天都会看我的节目,但我真的非常好奇为什么他们看起来有一些无精打采?他们是谁?当我听到其中一位老人的故事之后我决定走近他。

  他叫蔡步洲,八十六岁,阿尔茨海默患者,他有时候记不清现在是上午了还是下午了。有一次他刚吃了一口土豆,我问他您吃什么了?忘了。可如果你问他,1952年,他会非常笃定、清晰和快速地告诉你他经历了什么,那一年十九岁的他和战友们奔赴了抗美援朝的战场,立过三等功,枪林弹雨的日子成为了他非常深刻的记忆,但是没有人能抗拒老去,他发现自己的记忆慢慢模糊,为了留住记忆,开始写日记。

  他只要看到有人敬礼,他就会敬礼,这是他的一个习惯。他有一本相册,里面都是和战友的一些不同时期的照片,我发现每一张照片的后面,他都会写上日期、地点以及战友的名字,当我把这些照片依次排开各位您就会看到因为病情和年龄的变化,他原本非常强劲的笔力变得非常抖动,他为什么要写这些字?另外一篇日记给了我答案。(播音中国编辑整理)

  如果没有念出来,真的很难辨认这两个字是光荣,他告诉我加入中国光荣;上战场光荣,所以不能忘。可是阿尔茨海默症到现在也没有被完全攻克,它就是会让人的记忆慢慢干涸,而这也正是蔡老触动我的地方。他年轻的时候,凭借必胜的信念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他老了,勇敢地回到另外一个战场,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依然在靠必胜的信念去对抗遗忘,守住这份光荣的记忆。而当我的手握住他抖动手的那一刻,我感觉到了力量的强大。采访他们的时候认识很多位像蔡老一样的老人,他们有的年轻的时候参加过“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设计,有的在工厂里一辈子。我想说走近他们,我强烈地感受到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不等于失去生命力,因为他们一定有自己想拼命留住的记忆。谢谢你们听我讲完他们的故事,再见。

  仲萌有过六年的记者经历,所以对新闻现场并不陌生,而刚才的这五分钟的节目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一个有潜力的好记者。我觉得仲萌首先这个选题很特别,因为不仅仅是一个老兵,他同时又是老兵这个人群和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这样一个人群的一个交集,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表达得也很好,因为我们能够从你的表达当中能够感受到人的那种不屈的这种精神,所以这一点是让我们非常感动的。只有一点小小的建议,我觉得是不是还可以在开始的时候就对阿尔茨海默病再多做一点解释,让更多的公众去了解这样一个病症,了解这样一个群体,才能更好地去走近他们去帮助他们。

  你好,仲萌,你今天的开场很有设计感,你希望通过一个身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兵他记住了什么和遗忘了什么来突显你想突显的主题:信念的力量。这其中的关联你找到了,但是关联也有不强的地方,比如说他所记住的那部分,他在年轻的时候九死一生,枪林弹雨,毫无疑问那是他的信念的力量,但是当他老了,你用了一句话叫作他又勇敢地回到了战场,这个不是主动的选择,你一定要说这里边也体现了一种信念的力量的话,那你可能需要在这个老人他表现了一些什么样的乐观的态度,又有了哪些好转、进步,可能需要再多说一点。事实胜于雄辩。

  您会怎样理解坚守这个词呢?我想很多朋友会有不同的表达,当我们将目光投向西藏自治区的那条边境线,看到他们背起沉重的行囊,踏上巡逻路的时候,也许你我会懂得什么是坚守,会懂得什么是责任如山,加国边关。

  在我国西藏,有这样一条边境线,那里没有界碑,边防战士的身影,就是那移动的界碑,从经过了七个多小时的车程,又翻阅了两座海拔五千米以上的雪山,我终于来到了部队的驻地,也踏上了他们的巡逻路。陪他们走了一段,每次的巡逻路都很长,一般是要走五天四夜,翻阅多种地形,现在他们就要往深山里走了,只有一个心愿,希望他们一路平安顺利。

  这是一条被称为最苦、最险的巡逻路,藏语里把它叫阿相比拉,意味着魔鬼都不敢去的地方。爬雪山、涉激流、穿森林,这是每个戍边战士的必修课。他叫杜富强,今年二十二岁,已经有四年的巡逻经历了,他告诉半岛·BOB官方网站我,这条路的全长有一百六十多公里,需要走五天四夜,沿途没有任何的补给点,这就需要他和战友们背着超过七十斤重的物资装备,跨过十多条冰冷的河水,翻越五座终年不化的雪山,去挑战老虎嘴、刀背山、绝望坡这样的悬崖绝壁,而每次他们到达终点的时候都会展开国旗告诉所有人,我们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在这条巡逻路上,有的人一走就是十八年,有的人拖着受伤的腿,坚持走到终点,有的人被巨石砸到了,坠落深渊。三十年来,已经有十四位战友牺牲在这条路上。但是像杜富强一样,所有的战士们都选择了坚守。其实对于他们来讲,不仅要面对前路的未知,也要经历与家人的聚少离多。(播音中国编辑整理)在杜富强刚到连队那会儿,是不通国电的,意味着只能发电,手机信号更别提了。当时连队上只有一部电话,战士们要排着长队给家里打电话,平均一个礼拜最多打上一次,通话几分钟而已。离开了部队,我去到了重庆,把一份特别的礼物带给了杜富强的母亲,也见到了对他影响很大的人,穿上军装,他是英雄,是战友,脱下军装,他是榜样,是哥哥,他就是杜富国。

  我多希望时间能够再长一点,再长一点,让更多的战士说说自己的话,让远方的爹娘可以多看几眼自己的儿子,是他们让我们懂得了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谢谢他们的坚守,也谢谢家人们的付出,谢谢他们。

  康辉:谢谢冯硕给我们带来了这一段家国边关情,这一段关于坚守的故事,整个这五分钟我觉得这种情感的这种浓度是非常强的,甚至这种浓度强到可以让我忽略本身这故事讲述方式的那种略显普通,所以我觉得这五分钟带给我们的这种冲击是很强烈的,我只是有疑问,冯硕你上场拿过来这道具,这是巡逻战士他们每次去巡逻的背包。

  冯硕:我其实特别想说一下,我为什么想带着它能够来到北京,因为我去采访的时候,所有的战士们,其实他们还有一个自己的梦想,他们都想来北京,我没有办法完成每一个人的梦想,但是我想至少能够带着他们的东西在这儿让大家看到我在整个的讲述过程当中,我每次看到它,都仿佛是他们在陪着我。

  冯硕:可以,可以打开。我们先看看里边,没有全带来,有一些是不能带来的,比如说他们的一些战略上的物资是不能带来的。

  冯硕:对,还有国旗,这是他们必须要放在包里面的。自热食品,如果全部都配齐的话,至少是在七十斤,他们要走五天四夜。

  康辉:所以这些其实为什么不可以在你五分钟的节目当中,把这些信息更多地告诉给大家,甚至你可以把它背起来,你让我们感受到就是这样的一个重量,在这样一个很强壮的小伙子身上,究竟是一种什么状态,这可能会很大程度上地帮助我们去理解他们在这条艰险的巡逻路上的多么地不容易。当然这是一点小遗憾,但总体来讲,我觉得冯硕真的这五分钟给我们讲了一个非常好的故事。

  觉得冯硕今天的这个作品称得上是上乘之作,可以说选题独特,采访翔实,拍摄精良,主持成熟,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经得住我们的挑剔的眼光,特别是当妈妈在很动情地表达的时候,她的两个儿子一个是排雷战士,一个是边境巡逻战士,这两项任务都是随时可能献出生命的。我们经常说是在刀尖上舞蹈,在刀尖上舞蹈那是疼在每一个当妈的心上,所以当她笑着说我这不争气的眼泪的时候,我想我们也流出了“不争气的眼泪”。(播音中国编辑整理)因为一个深明大义的、一个通情达理的、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的形象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所以你在开篇的时候说,希望大家通过这段巡逻的路,知道什么叫坚守,我也很高兴看到了这段关于巡逻的采访,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媒体人的责任。祝贺你。

  北京时间10月6号晚,2020东京残奥会资格赛决赛中,中国国家盲人足球队夺得冠军。这也是他们建队十三年来第六次获得亚洲冠军。看不见的踢球者,让中国在世界盲人足中,更多地被看见。在我们向他们致敬的同时,我想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好奇,在黑暗中球往哪儿踢?对手的球门在哪个方向?该怎么进攻和防守呢?不久前,我来到了国家队盲人足球球员在广东清远的训练基地。我手中拿的这个眼罩是他们日常训练的标配,当我戴上它后,别说跑了,我连步子都不会迈了。用现在特别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我太难了。而这是球员们面对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困难:克服恐惧。(播音中国编辑整理)从不敢走到敢走,从不敢跑到敢跑,有的队员甚至用了两三年的时间,才真正地打开自己的内心,而这仅仅只是开始,就像大家从画面中看到的每一项技术动作,都要靠教练手把手地来教。摸住教练的双手,感知动作的每一个细微变化,然后再调整自己的双腿双脚,摸完,尝试,再摸,再尝试,就这样反反复复要经过上百次的训练,才能够掌握一个动作要领。在球场上,听声辨位是他们的基本功,大家可以仔细听一下,他们踢的球是有声音的,队员和教练要靠喊来交流,而每一次的进攻和防守,都要通过队员的一声声“喂”来组织和判断。

  但球场空旷,队员们判断的准确性就大大降低。投入到激烈的对抗中,碰撞,受伤,流血都是家常便饭了。脚指甲被踢翻过,眼角破损过,鼻梁骨被撞歪过,牙齿被撞掉过,队员们总是爱在比赛之后开玩笑地去比一比大家都受了什么伤,在他们心中,球场上的伤就是他们拼搏留下的勋章。勋章留给了国家,但疼在教练的心里,盲人足球一个很大的考验,就是教练和队员之间的默契。

  在场上你是我的眼,在场下你还是我的家。走下球场的他们也是一个个对生活充满着热情的大男孩,有的队员想在退役之后开一家按摩店,于是在闲暇之余,大家会聚在一起切磋手艺,有的队员喜欢音乐,就一起唱歌、弹吉他、打鼓。他们有着同龄人都有的欢喜与热爱,但更有着超乎我想象的活泼和乐观。

  看不见光的世界,照进了更多的光芒。人们常说足球是圆的,但对于盲人足球运动员,是磨平了多少生活的棱角,才能够画出一个生活的圆。竞技体育没有界限,而盲人足球又远远超出了体育的界限,人生不一定会赢,但要努力去赢,有些人看不见世界,却可以让世界看到。队员们特别喜欢一首歌,就是这首《真心英雄》,告别清远的时候,我们相约再见。

  是的,一定会再见的,无论是在明年的东京残奥会,还是在人生与命运的角斗场上。

  果果你好,带我们去的这个地方,确实就像你说的是一个黑暗当中有光芒的地方。其实对于他们的人生来说,他们面对的前方也有很多不可测的地方,但是他们仍然会有这样的一种精神去努力地向前走,去创造自己的人生,我觉得这也是你在这五分钟的节目当中带给我们的非常直观和强烈的这样一种感受,也非常感谢你选了这样一个题,让我们走进了这样一个人群。当你戴上眼罩和他们一起踢着足球的时候,我就特别想让你在这个过程当中,更多地给我们来讲述一下那一刻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可能能让我们更好地更深切地去体会这些盲人足球运动员,他们在场上拼搏,他们为什么这样的精神能够感动我们。

  董卿:所以这才会导致了在这个盲人足球运动员这个选题上面,你更多地关注了盲人。你觉得他们是看不见的,但是他们同时也是足球运动员,他们是冠军,一支冠军队伍,他们的水平到底有多么地精湛,其实在这方面,还是应该有一些补充的信息。(播音中国编辑整理)其实你做得很好,就是自己戴上了眼罩去体会,很多大牌的球星像梅西什么,都曾经戴上过眼罩,去体会盲人足球运动员是什么感受,但是在球场上无所不能的这些大腕儿们,一旦戴上了眼罩,简直就是束手无策。所以他们在每一次的观摩之后,都会给所有的盲人足球运动员一个大大的拥抱,向他们致敬。所以如果能够在盲人和足球运动员的足球的专业性上都能够有所展现,可能就会更全面了。

  正在和着音乐跳舞的这群孩子,他们是深圳市喜憨儿洗车中心的洗车工,他们之中包括自闭症、唐氏综合症、智力发育迟缓等人群。而“喜憨儿”是心智障碍者的统称。创始人曹军同时也是一位心智障碍孩子的父亲解释道:喜代表珍惜,憨代表憨厚老实,儿代表孩子。作为一名新闻主播,很多时候我都是拿着已经写好的文稿,隔着演播室里的监视器,去感知镜头另一边的喜怒哀乐。但是,只有走近他们才能真正理解他们,所以这一次,我选择脱下西装,拿起喷枪,跟着我的“喜憨儿”师傅们洗车。

  说实话,去之前真没觉得是什么难事,但两天的体验下来,那真是不容易。你会发现孩子们把自身的劣势转化为洗车这项工作的优势,把简单变成了对工作的较真,他们对于清洗顺序和干净程度有着近乎苛刻的执着,洗车一定要从左后方开始擦起,从上到下绕车一周,不得有丝毫遗漏,每当我犯点小错误或稍有马虎,他们会马上指出我的问题告诉我不能凑合要认真。

  而正是靠着这种时间不延后、干净不打折、价格不高于市场的经营宗旨,喜憨儿洗车中心赢得了顾客的信任,而这份信任不是出于爱心怜悯,而是靠着孩子们一辆车接一辆车擦出来的。

  闲下来的时候,我会问孩子洗车累吗?他们说不累,有工作就高兴。可能很多时候有人会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他们,而在这里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给予孩子最好的帮助,就是平等。我们可以发现,在这里,他们每一个人都会签订劳动合同,购买社保,创始人曹军坚持每个月的工资不打卡里,只发现金,为的就是告诉孩子们,你们和别人一样。而大门上“正常收费谢绝小费”的八个字就是对平等尊重最好的解释。(播音中国编辑整理)他们中有一位特殊的住在洗车行的员工,他叫种新来,爸爸起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即使做错了,也可以重新再来。生命没有给他重新来过的机会,但他让生活变了模样。三年前,他自己在网上看到了喜憨儿洗车中心的消息,哭着求妈妈带着他从甘肃老家坐了三天三夜的车来到深圳,从此工作成为了他生活的重心和快乐的源泉。每天早晨七点,种新来是第一个打开车行大门的人,为一天的工作做准备。每个月,他会把攒下的钱存进银行,等到过年的时候,给在老家种地的爸爸妈妈买礼物。

  不仅种新来真的在重新来,更多的孩子从不敢大声说话到想要主动去跟陌生人交流,从出门需要人陪同到可以独自坐公交地铁上下班,孩子们的生活真正在发生着改变。觉得欣喜的是,目前“喜憨儿”模式已经推广至全国十六座城市,共有十九家门店,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帮助和支持,就在我即将离开的时候,我又得知了一个好消息:“喜憨儿”要搬家了,政府为他们提供了免费的场地,并建造了更好的车间,用“造血”代替“输血”,用符合市场规律的方式发展壮大,“喜憨儿”的未来一定光明且精彩。

  这是喜憨儿洗车中心的工牌,那天戴着它,我和我可爱的同事们一块洗了五十三辆车,我会永远珍藏这块工牌,因为那时刻提醒着我,我曾经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们会是我永远的牵挂。

  作为一个新闻人,我们最重要的一个职责就是通过我们的笔、通过我们的镜头、通过我们的话筒去努力地推动着这个社会每一点每一滴的进步,所以这个选题我觉得非常有价值,非常有意义。而且靖华,我觉得在整个你的这个采访过程当中,非常好的一点就是你真的是真心实意地在跟他们交流,里面有一个镜头,我特别感动就那一瞬间,就是两个“喜憨儿”从椅子上拉起你来,然后挎着你的胳膊靠在你的肩膀上一起向前走,我看到他们脸上那种笑容,他们真的是非常非常喜欢你,他们真的把你当成了一个他们的真心的一个朋友,我想这也是我们的记者拿真心去跟他们交流接触所换得的这样一种情感,所以非常好。(播音中国编辑整理)而且在整个节目当中,你一直是用一种平等和平视的这种角度在看,而没有做刻意的这种强化说他们好像有多么可怜,他们多么需要我们拿出更多的很特殊的那种关照,我觉得这一点的强调也是这个节目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整体我对你这五分钟很满意,谢谢。

  靖华你通过这个片子,让我们看到了你脱下西装,穿上短袖,更像一个深入到生活当中的记者该有的样子,整段的陈述是非常地完整,我们能够想到的应该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你都碰触到了,这个片子里面有八个字,我想给所有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正常收费谢绝小费”。这体现出了作为一个心智障碍患者的孩子的父亲曹军的一片良苦用心,那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我很同意你所说的就是我们对待残疾人最好的态度就是把他当作正常人,但是我们当记者却要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无论是什么群体,我们都要去发现它的差异化的地方,那么可能你就会在该有的一些重要的信息上面,会让我们得到更多的满足。

  聚光灯、高跟鞋就像此刻闪耀的舞台,这是我成为一名主持人曾经最向往的时刻。然而刚刚我想了一下,过去的三十天,我五次走进杭州的乡村,在那里渐渐读懂生活,理解梦想这个词更准确的含义。最近的一次,我们去到了杭州市临安区湍口镇的一个小山村,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迎丰村。

  在这个小小的山村有三个特色不一的文化礼堂,村里的老人在食堂吃饭,最多只要三块钱,村民还能用捡到的垃圾换到不少的实用品,而村民说,所有的这一切都和一面墙有关。这是一面写满村民一百零九个梦想的梦想墙,上面写些什么呢?有的说希望有条好走的路,希望有个老年食堂,希望有个文化礼堂,你能看到上面不少的字迹都已经斑驳了,部分纸片甚至已经脱落,因为这是在2015年初春发起的活动,只要你敢说出你的梦想,我们就有动力和信心去帮你实现,活动的发起人是村主任王丰华。迎丰村在当时顶着一百多万的外债,村主任的承诺像是一个更大的梦。(播音中国编辑整理)

  一个个“正”字,承载了多少艰辛和期待,而为了让村里有更多好走的路,他要把很多违建房给拆了,首先要拆的是跟他感情最好的姐姐家。

  老年食堂,七十岁以上三块钱,八十岁一块钱,村里每年要贴上二十万,而一部分还是王丰华自己贴的,划得来吗?看到这一张张笑脸,我想在王丰华看来是值得的。梦想一个个被实现,而让我诧异的是,一个个都是得花钱的项目,可是迎丰村从欠债一百多万到这几年还能有三十多万的结余,钱是怎么省下来的?我不知道为了争取项目资金,王丰华走了多少路,求了多少人,但笔记本里清楚地记录着。村民说,村里的大小工程,都是村主任自己设计并且在项目现场盯着大伙干的,村民们还说,王丰华不仅贴钱给村里造桥修馆,工资也分文不取地给了村里的老人。2019年6月6号,王丰华因胃癌去世,这是他上任迎丰村村主任的第两千天。

  我们的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村书记告诉我,他是和王丰华同时上任的,当时他们说好了,要在六年时间里好好干一番事业,完成村民的梦想,还差几个月就刚好六年了。让梦想瓜熟蒂落,与村民同频共振,那一刻,我有些恍惚,似乎王丰华从来没有离开过,在迎丰村永远有丰华,永远有着一群为了梦想愿意奋斗的人。什么是乡村振兴?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在这个小山村,我找到了答案,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迎丰村还有更多的山村都在奋斗中迎接自己的丰收,而这样的丰收,你盼望的丰收,我相信,你一定看得见。

  白影你好,迎丰村的一百零九个梦想,这个标题非常吸引人,我们也通过你的讲述,感受到在乡村振兴这样一个大的主题之下,这个村子里的人,特别是他们的村主任,他们都在努力地做着什么,他们的梦想是什么,他们又是怎么实现梦想的,整个讲述得很有条理也很清晰。我提一点建议,这里面有一段同期就是采访王丰华主任的妻子,说到当年他为修这个路,我后来想了半天说他在画“正”字应该是看到底有多少车会从这条路经过,这样的车流量,需要我们做成什么样。(播音中国编辑整理)但是这个是我在后来反应了半天之后,我才知道它是这个意思,所以这段同期的使用,包括前前后后的新闻的一个讲述,我觉得应该更清楚一点,让接受这些信息的人能够没有障碍地能够了解到,新闻一定要把这些信息最最明确,最最直接地给到我们希望接收信息的人的心里。但整个作品是很完整的,而且是很流畅的,这份情感是会打动我们的,谢谢。

  我也觉得整体完成得非常好,很完整,而且我也很喜欢你的这个选题。我们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现在的决胜小康最艰难的任务就在农村,最需要突破的短板也在农村,可以说你刻画的这样一个奔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个村里的带头人的故事,让我们心里感到很温暖。站在田埂看到希望。

  每年的十月下旬,秋天还没有离开,塞外山城崇礼便会格外期待着雪季的到来。2022年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主赛场将会在这里设立,一百零九枚金牌当中的五十一枚将会在这里诞生。在太子山脚下,一个极具中国韵味的滑雪赛道“雪如意”正在加紧施工。

  这是一对九零后的小夫妻,男生叫王普,女生叫崔力欣,去年也是因为冬奥会的契机,崔力欣辞去了在老家的工作,来到了王普身边。两人结束了因为工作而分开的日子。可以说在这样一个冰雪小镇,他们俩是一手牵起了生活的幸福,一手也抓住了事业的机遇。

  在坝上采访的那两天,你会感受到高原的紫外线是直直地打在你的脸上,就像王普的同事发的这张朋友圈,让崔力欣心疼了好几天。(播音中国编辑整理)

  虽然两个人在一起工作,但是独属他俩的时间真的并不长,一年有三百多天都会在山上,每天会接打一百多个电话,也经常会工作到凌晨三四点,回家对于他俩来说是一种奢望,但恰恰也是因为冬奥,让这儿也像一个家,因为他在这儿,她也在这。

  其实在忙碌的工作之外,两个人也会去制造一些小浪漫。那天是王普的生日,他专门进城理了一个发,选了一盆崔力欣特别喜欢的绿植,一起来装点他们温馨的小家。

  在这样一个甜甜的相聚过后,王普赶去出差,崔力欣给丈夫写了封信。他们在一起十年,接下来,小两口的生活也会用奋斗,去创造更好的未来。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延崇高速上最重要的一个隧道叫作“棋盘梁隧道”。正在紧张施工的是来自福建的兄弟俩林学金和林学明。

  看似平稳的山体,其实内部是险象环生,即便是在这样零下二十五度的施工作业现场,隧道的掘进一刻都没有停歇。而此时此刻,就像这兄弟俩还奋战在一线的有一万多名建设者,这是一群走在冬奥前方的开拓者。在冬奥办我见到了这位走遍了崇礼两千多平方公里的“活地图”、“土专家”赵立东,老赵说,可不要小瞧这一张张的规划图,这是京张的连心图,是人民的幸福图,是家乡的发展图,也是实现“中国梦”冬奥梦的蓝图。在宣化二中,王文卓和她同学的眼里,没有一项运动能比得上滑雪运动,而此刻的他们也在紧张地准备2022。

  相约2022,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这是刻在他们心中的誓言。因为就在不远处,存放着他们渴望已久的梦想,升国旗奏国歌。在采访结束的时候,赵立东赵主任给了我这枚小小的冬奥徽章,我想,在2022年我要戴着它和千千万万的媒体人一起站在报道冬奥会的现场。

  五分钟有设计,因为你是以一个日记的方式来呈现的这些在筹备冬奥会的过程当中,在辛勤奋斗的这些人的,相当于一个群像,但也正是因为是一个群像,我就感觉你想表达的特别多。我觉得这个群像的故事不是不可以讲,但是在很有限的时间里面,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把一个故事如果能讲得更充分一点,那我相信这个效果会更好。

  董卿:其实妙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在这个大赛的舞台上带来关于冬奥会的相关报道了,这是你作为河北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的,你觉得这是你的一份责任。我们能够感受到你对这个选题的热情,所以今天的这些群像的选择,应该说每一组人物都很有代表性,但可惜就是时间太短了。崇礼高速“西盘梁隧道”的俩兄弟,因为你是对所有的这些信息非常了解了,可是你去问问现场的观众有多少人知道崇礼高速对冬奥会到底意味着什么?(播音中国编辑整理)“棋盘梁隧道”四公里的长度遇到了四百个雪天,这工程的艰难到底达到了什么程度,只有崇礼高速建成了之后,它才能保障冬奥会的顺利进行,我们所有的选手才可以在比赛期间用不到五十分钟的时间去转场。所以这么重要的信息在这里并没有体现出来。这哥俩你说…

  董卿:好就好在妙然知道得真多,可是有时候就是因为知道得太多了,所以反而让你不知道该怎么取舍。

  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新闻有故事》。在四川大凉山的深处,有一趟非常特殊的列车,今年四十四岁的彝族大姐阿西阿呷,她是这趟列车的车长,她管这趟车叫“小慢车”,“小”是因为这趟车全程只有三百五十三公里,而“慢”是因为中国高铁一个小时就能跑完的车程,这辆车却要朝发夕至地跑上九个小时,但是可以保证“小慢车”是中国最热闹的一趟列车。

  大家都管“小慢车”叫“移动的集市”,很多人都是坐着“小慢车”把自家的农副产品卖到附近镇子的集市上,然后再买上盐、水果、蔬菜、日用品,再坐着车回家,阿西阿呷从这趟车上的一个普通列车员到车长,这条线,她已经跑了二十三年。

  热热闹闹的“小慢车”车次编号是56335634。每天会对开一列,横穿四川凉山州最贫困的地区,其中有两个国家级贫困县,也因此“小慢车”是沿线那些最不起眼的小站上唯一一趟停靠的列车,“小慢车”的票价还是1995年的标准,最少只要两块钱,全程三百五十三公里也只要二十五块五,货物不跟大家要钱,也正因为如此,村民们那些自家产的农副产品才有了利润,但是铁路总公司每年要为慢火车提供亏损补贴是一千多万元,没错,“小慢车”是一趟扶贫列车,它是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具体落实,它也扶起了真正沿线村民很多人的日子。(播音中国编辑整理)可不仅如此,对于沿线的村民来说,“小慢车”是他们全部的生活,有的人坐着“小慢车”去结婚,结了婚以后,“小慢车”就成了婆家和娘家之间的连接;有的人坐着“小慢车”去看病;有的人坐着“小慢车”去走亲访友。就在我们采访的前几天,有一位孕妇在“小慢车”上突然临盆,所幸母子平安,“小慢车”见证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他是个彝族小娃娃,爹妈给他取的普通话的名字就叫铁生。如果说先进的高铁是我们中国的大动脉的话,那么这一趟“小慢车”它就是毛细血管,它在为中国最细小的细胞组织提供营养,维持生命,他是很多人的“生命线”。但是大山里的人们对于这趟车有了新的寄托,它开始成了孩子们的校车了,孩子们坐着它,走上了人生的第一站。

  铁生是在“小慢车”上生的,将来他的爸妈会在“小班车”上挣钱,送他坐着“小慢车”出去读书,坐着“小慢车”走出这片大山。“小慢车”是铁生家和许多彝族普通人家的“生命线”,更是他们的“希望线”。

  姚轶滨一如既往地稳定,“小慢车”的这个选题的很有意思,其实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在我们国家高铁飞速发展的现在,很多的那些地方,还有这样的这个慢车在行驶,而且它们就是在那一个一个的小站上去停,然后成为一个一个的小站背后的这个村子,可能就是几户人家的这个村子的村民,他们像你节目当中说到的这个“生命线”,同时也是“希望”,所以这个选题选得非常好,而且以从小坐“小慢车”长起来的这位彝族大姐后来成为列车长,让她作为整个这五分钟节目的一个串联的一个中心人物,我觉得也使得这个节目就非常地生动,而且就有这个直接的人的这种交流和人的这种温度,所以我觉得整体完成得都很好哦。(播音中国编辑整理)我觉得如果在这个片子的结尾再畅想一下“小慢车”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可能会更好。因为2020年我们国家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了,现行标准之下,农村的贫困人口就全部脱贫了,那就未来“小慢车”还会有吗?未来小慢车可能会怎么样地发展?这些如果在“小慢车”的故事的最后也能够涉及的话,那可能会让这个节目它的立意和这个展示的空间会更大一些。

  你的第一个短片,我就非常喜欢,一句话旁白都没有,就是充分地来展现“小慢车”的日常,让我觉得你很笃定,我就给它应该有的时间让你们去看到什么是这趟“小慢车”它最真实的模样。第二个我想说我特别喜欢的地方是因为火车无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在影视作品当中,它都是有很鲜明的意象的,我们一旦看到火车,听到火车的鸣笛声,我们心里就会产生一个想象的空间,它就是远方。(播音中国编辑整理)所以当所有我们这些从文学作品当中获取的意象,在你真实的采访当中有了真实的对应的时候,我们的内心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和一种认同感,火车上有了新的生命诞生了,火车上有了求学的孩子在不断地远行,所以请允许我用很文艺的方式来回答他们对你的这个疑问,就是未来会怎样,里尔克有一首诗,它里边写道,你必须活在每一件事情里,你现在所经历的难题,未来会找到答案。

  欢迎收看《全媒体热搜》,我是主持人嘉宁,今天上热搜的是一位火车司机,韩军甲,突然之间他就在网上火了,他自己也很意外,他说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但他的履历可并不普通。韩师傅开了二十七年的火车,有八本火车驾照,会开三十种火车车型。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从最早时期的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现在的动车组“和谐号”“复兴号”,他通通都开过,还有可能你也坐过他开的列车回家,那天我去探访韩师傅的时候,他正好在这个模拟舱里面进行练习,我实在想知道开高铁是什么感觉,我就试了一下。

  能看出来,我还是适合和韩师傅聊聊天,那天我们聊了一个下午,韩师傅三句话不离火车,我能感受到他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同时感受到的还有另外一份爱,韩师傅的爱人是火车的广播员,两人刚新婚那阵就面临着分居,四十多天才能见一次面,所以韩师傅就掰着手指头算,想她的第一天,第二天,还会算时间,时间一到,他就跑到锅炉房,因为只有那里才有一个大的窗户,他可以扒着窗户往外看,他就在那儿等着,“媳妇号”列车缓缓地从远方走过,他就拼命的招手,哪怕只有短短的几秒钟,哪怕只有一个小小的人影,每到了这个时候,同事们都会说老韩又扒锅炉呢?锅炉里滋的汽都是甜的,那时候韩师傅有四本火车驾照,开上了一百公里每小时的内燃机车,那时团圆对他们来说是望眼欲穿,终于韩师傅被调到了科室,可以每天陪着家人,他觉得幸福极了。(播音中国编辑整理)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张通知单,上面写着京沪高铁全线贯通招动车组司机。他太想去了,但媳妇肯定不同意,于是呢,他就偷偷报了名,就在他接到培训通知的时候,岳父病重。在他离开的第三天,岳父就去世了,而这一切都是妻子一个人在面对着。在结业考试上,韩师傅考了全班第一,经过实习,拿到了第六本驾照,开上了时速二百五十公里每小时的动车,但他却因此错过了与岳父最后的团圆。这二十七年来,韩师傅家里没有一张人齐的全家福,没有过一次人齐的团圆年,韩师傅的妈妈说:咱家没有节,人齐就是年。韩师傅错过了与爱人的青春,错过了孩子的童年,错过了与岳父最后的陪伴,甚至妻子开始不理解他,有两年的时间,一直在冷战。直到2013年的春节,韩师傅又是一个人在外面孤零零地过大年三十,这时候他收到了一条短信。

  是啊,韩师傅正是用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的不团圆,换来了千家万户的团圆。2017年9月,韩师傅特别骄傲,因为有八本火车驾照的他,开上了时速三百五十公里每小时的“复兴号”,但他还有一个小小的梦想,他想考第九本驾照,开上京张铁路智能型动车组列车,不断地奔跑,追上“中国速度”。如今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营业里程世界第一,高铁已经成为一张走向世界的中国名片,在我们祖国广袤的大地上面,它编织了一张流动的巨网,打破着时空的格局,而在这背后,有无数像韩师傅一样的追梦人,他们见证并不断地奔跑着,正是有每一个人的全速前进,才有了独一无二的“中国速度”,正是有了每一个人的加速前行,才有了世界第一的中国高铁。

  嘉宁你好,讲的这个“中国速度”见证者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梦想的故事,一个人的梦想,然后一个国家的梦想,整个故事讲得非常流畅,而且通过这样一个人物的故事来讲述的是“中国速度”不断地提升,这个形式也很巧,特别是他在自己不断地实现这个梦想的过程当中,并不是说一路,他就朝着这个梦想去狂奔了,他也会有一些犹疑,包括家庭的这种考虑,但是仍然坚持在追着这个梦想,而且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在追梦,全家人都在和他一起的追梦,整体完成得非常地好,就是这中间,可能有一些地方能够更丰富和细化一些会好,包括你采访韩师傅,他收到了媳妇那个短信,他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这个过程,让他很感动。(播音中国编辑整理)我看你也去到了家里,为什么不能采访一下媳妇,为什么不能也听一听她也作为一个铁路人,怎么样在共同追梦的这个过程当中,确实有这样一个逐渐越来越理解的这样一个过程。如果这样的话,其实对于主要的这个人物的故事,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补充。

  虽然说跟刚才的姚轶滨略微有些撞选题,但是嘉宁的讲述并没有给人重复的感觉。你选择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但又很了不起的火车司机这样一个人物作为一个切入点,很好的一个切入点。但是你的标题是“中国速度的见证者“,而不是“中国铁路的爱情故事”。你除了提到现在他所开的“复兴号”是三百五十公里之外,之前蒸汽机、内燃机、电力机、动车组“和谐号”“复兴号”。其实它是有一个速度的变化的,沿线我们看到的一切都在改变,如果能从他的口吻当中,我们能够看到“中国速度”以及中国社会的变化就更好了,但整体来说你选择的这个人物还是很值得去采访的,因为从他一个人,我们可以看到一群人,从一群人,我们可以看到一段历史,这就是一个好的故事。

  大家好,欢迎收看《环球新瞭望》,我是邹韵。就在我刚刚停顿的这几秒钟里,在非洲可能就会有一个人因为饥饿离开这个世界。饥饿在我们看来,已经是一个有些遥远的话题,但是在非洲,却仍然这样的真实和残酷。饥饿的问题在近些年得到了一些改善,而其中一个重要的贡献因素是中国和我手中的杂交水稻。今天我们就带您聚焦一个非洲国家和一个来自中国的科研团队。马达加斯加,这个在我们很多人眼里,是一个梦幻般的地方,当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团队在2006年去到那里的时候,却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有点骨感。

  生活上的困难,团队成员们可以克服,可是当他们满怀热情地告诉当地人,我们来自中国,来帮你们种杂交水稻,这种水稻的产量至少可以翻倍,这个国家又是如何回应的呢?

  此外团队成员们还要面临很多之前没有想到的技术性问题,比如说青蛙,在我们的稻田里,他是吃害虫的,可是在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就有这么一种青蛙,不爱吃害虫,更爱吃水稻。再比如变色龙,他们稍微好一点不吃水稻,可是呢喜欢在成熟的稻田上爬行、冲浪,会压倒大片的稻田,导致减产。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袁隆平的团队就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攻克,一位农民一位农民手把手地去教课,一粒米一粒米地播种收获。如今团队的农业专家和当地人在一起的时候,在肤色上已经不分伯仲,而这种坚守的背后,还有一位灵魂人物的支持,那就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用产量和事实说话,如今当地人再提到杂交水稻的时候会说:“擦拉贝。”也就是当地语里最好的东西。从“魔稻”到“擦拉贝”。这种转变源于杂交水稻十几年出色稳定的产量,让他们相信这种水稻可以帮助马达加斯加共和国近两百万的饥荒人群吃上饭保住命。这种转变来自于2017年的一场水灾,马达加斯加共和国的农业专家划着船去看稻田,发现当地的秧苗都倒了,只有我们中国的杂交水稻还屹立在那里。(播音中国编辑整理)十几年的光阴,这些水稻不光立在了稻田里,也立在了人们的心里,十几年的付出,中国的杂交水稻不光在马达加斯加,而是在非洲的十六个国家都结出了金黄的稻穗。如今杂交水稻还登上了我手中的这张马达加斯加面额最大的纸钞,并被列入国家的发展国策。其实我们采访袁老的那一天,他已经工作了一个上午,有些许的疲惫,但是当我用英语问他,Why do you want to promote hybrid rice in Africa,您为什么要在非洲发展杂交水稻?袁老立刻就有了精神。

  我想这句英语的回答不光我们听到了,我们的国际观众也听懂了。其实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可能都曾经吃过袁隆平院士的米,这些水稻不光让我们牢牢地把饭碗端在了自己的手里,更让中国从一个世界粮食救援的接收者到国际粮食安全的保卫者,这是一群人的努力,是几代人的坚持,更是一个国家的担当。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非洲的孩子吃上袁隆平爷爷的米,我想我们要感谢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更要感恩那些面朝土地心怀世界的播种者们。谢谢大家。

  再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优秀的而且是成熟的记者。当走进这些新闻故事,你的态度、你的表达,我觉得五分钟非常完整,而且邹韵已经在这个大赛的过程当中讲故事的能力也在不断地提升。从开始给我们设的那个悬念,真的当你停顿几秒钟的时候,我一下子心提起来了,我说是忘词了吗,其实是一个设计,而且这样的一个设计一下子就带给了我们继续去看你这个新闻故事的那样一种兴趣,而这中间也提供了很多的细节,这些细节都是非常能够说明问题的。而你对于袁隆平院士的采访,虽然至于时长的限制,中间展示的部分并不多,但是几乎每一段话都是能够让这段新闻故事能够点睛、能够破题能够提升它的这种穿透力的这些地方。所以我对这五分钟真的非常满意。

  董卿:邹韵在这几场比赛当中的表现,所有的选题都很有国际视野,今天也不例外,这是你的特别大的一个优势。你的这个采访首先袁老的出现,就给了我们很多的惊喜,而且他还愿意用他这个他经常自嘲说自己的英语是蹩脚的英语。

  董卿:对,他还用了英语来回答,又让我们看到了他很随和的这样一面,科学家这种人格的魅力,真的也是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精神的食粮,在滋润着我们的内心,这都是记者下了功夫,我们看不见的功夫的地方,非常感谢你把这个选题带到了赛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