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分类
我的鄂西厂 我的记忆港湾发布日期:2024-08-29 浏览次数:

  bob半岛在线登录一次偶然机会,通过微信公众号《三线记忆》,结识了三线子弟邓龙及其主编的自媒体《三线记忆》。同是三线军工子弟,相同的经历,共同的三线情怀,让我们相识。

  《三线记忆》是三线人的精神港湾,汇聚了众多的三线人,我对《三线记忆》倍感亲切,凡是公众号上发的文章,我几乎篇篇通读。我是三线二代人,虽然离开工厂多年,但把从小生长、长大工作的工厂一直当成了自己的家乡,我对工厂有不变的情缘!虽然离开多年,可从来没有忘却。应邓先生约稿,写下此文,以示回忆。

  在湖北鄂西的宜城市,有一个叫廖河村的偏远角落,那里曾经是荒芜人烟、野兽出没的闭塞山村。山村西边,是连绵起伏的几座山峰,其中以金牛山最为出名,金牛山也是宜城市西部地域性标志。金牛山下,是一片丘陵土坡,再往东,土坡地势渐缓,过度为汉江平原。一条叫蛮河的河流平缓地从大荆山流过来,注入汉水,她是宜城当地人的母亲河。

  1960年代末,一个通信地址为湖北宜城06信箱的三线单位,在这里布点建设。这里要建设一座以生产合成氨以及下游产品硝酸铵、浓硝酸(与同在宜城布点的五机部筹建的东方化工厂(525厂)生产TNT产品相配套)等平战结合产品为主,并能生产烈性炸药黑索金的化工厂,这个厂对外厂名叫鄂西化工厂。之后该计划列入当时的化学工业部的三线建设规划。

  于是,这里就有了我们这些三线人。金牛山下,蛮河岸边,就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1969年始,位于祖国西北兰州的数百名干部职工来到了这里,化工部及所属的几家科研设计单位的技术、管理骨干来到了这里;之后,又有大连、太原、南京等国内主要化工生产基地的几批职工也来到了这里,他们都是业内的管理和技术骨干。好人好马上三线,这里也吸引来了时代最进步的青年,其中有全国知名高校的大学生,有武汉、襄阳、黄冈等地一批政治过硬、文化素质好,通过政审和选拔的知青和当地表现好的适龄青年。同时,还有几批按政策来自随州、襄阳等地的退伍复转军人。

  从此,这里的人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鄂化人!我们有了同一个家,我们的二代人、三代人有了同一个家乡,有了一个同样的命运!特殊时代和特殊政策成就了这块土地;特殊的命运,又注定这个工厂会走上一段既轰轰烈烈又坎坎坷坷的路程。

  我们把工厂当成了自己的家园,扎根在这里曾经是不变的信念。在建设工厂过程中更是倾注了全部的感情。

  刻骨铭心的是曾经艰苦奋斗的历史。1975年工厂建成后实现了试车成功,由于建设期是文革中后期,设计和施工的缺陷在试车后逐渐暴露出来,开车成功后,生产能力一直不能达到设计能力。工厂为了实现设计达产和稳定生产作了相当的过程摸索和努力。

  1980年代,是工厂全面整顿和提产达标的阶段。也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年代。企业整顿,管理整顿,设备整顿,产品开发……。企业管理从党委负责制到厂长负责制,我们紧跟时代步伐,从不落后。我们与其他三线军工企业不同的是:民最快也是最早。

  我们是湖北省最早开发生产甲醇、甲醛和浓硝酸的企业,其中浓硝酸产品是中南五省唯一生产厂家。那是一个物资紧俏的时代,工厂产品从来不愁销售。工厂作为国有大厂,充分发挥了祖国生产建设生力军的作用,生产的硝铵、浓硝酸、甲醇、甲醛源源不断地送到祖国四面八方。

  1980年代初始,开始了生产能力填平补齐改造工程,主要解决各生产工号相应能力的不匹配,同时解决能耗过高问题。1980年代中期,工厂基本完成了五万吨氨改造任务;1990年代初又实施了2.5万吨合成氨的扩建工程;2000年后又完成了造气系统油改煤改造。为了工厂发展,干部职工付出了巨大牺牲,职工工资一直停留在较低水平,工厂产生的利润大多用于技术改造,可以说,工厂的发展史,就是鄂西化工人艰苦奋斗的历史,也是竭诚奉献的历史!

  我们有过工厂自负盈亏,从经济承包制中获得了奖金的欣喜。我们有过建成“清洁文明工厂”、“省级先进企业”达标的自豪,我们有过5万吨合成氨产能达产和2.5万吨合成氨产能扩建成功后的锣鼓欢庆。

  心中只有一个愿望,把自己的工厂建设好,经营好,这是一个共同的家园。我们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曾经是那样的强,每天早上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看一下厂办公楼前的产量公示牌,关心产量成为一种习惯。夜半时分,如遇实然断电引发系统停车后,总有抢修的职工连夜赶到现场,有时还无须车间通知。

  我们自豪的是我们的军工背景。我们的工厂虽然原设计是生产5万吨合成氨的中型化工企业。在上世纪60年代末,单套装置5万吨已属较大的合成氨装置,采用当时国内先进的重油气化和联醇工艺。这是一个典型的平战结合产品组成:和平年代,生产硝酸铵,当作农业生产用化肥和民用爆破产品,另一种主要产品是硝酸,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从战备考虑,如遇战争需要,工厂生产的硝酸是为兄弟厂525厂生产TNT提供原料,同时也能衍生自产烈性炸药黑索金。我们曾经有过军管的历史,建厂初期组织机构也一度是战时编制。我们忘不了的是每日上下班的军号声声。

  我们自豪于工厂强大的职工队伍。建厂时的管理和技术干部都是从兰化和其他大型化工企业抽调来的精兵强将,也有从清华、北大、浙大等国内顶尖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厂里的工程技术人员中毕业于全国知名高校的大有人在。我们曾经的职工队伍中,可谓人才济济,除了工程技术人才,还有很多书画、文艺、体育人才。职工书画作品,能够参加相当级别的展览;我们有职工文艺宣传队,有职工乐队,文艺节目能够参加省、市的各路汇演;我们的排球、足球队、围棋队在襄阳地区获得过前几名,在襄阳市范围内凝聚了相当的名气。

  我们曾经不怕任何艰难困苦。建厂初期,工厂在没有一砖一瓦的荒芜土地上盖起厂房,因先生产后生活的指导思想,大批职工和家属进厂后,没有住房,多数职工都是住进简易的芦席棚栖身,冬天冷风呼啸,半夜被冻醒;夏天室内热浪蒸腾,难以入眠。那时的工厂不论施工区还是生活区,道路泥泞,长统雨靴是雨天出行的标配。更有生活设施不完备和远离城市后的生活不便,没有农贸市场,没有基本的物资供应……。

  我们靠自己的双手改变了工厂的模样。随着工厂生产正常,我们盖起了高楼,我们修建了马路,我们拥有了齐全的生活服务设施:学校从幼儿园办到大学,相当医疗水准的职工医院,还有银行、邮局、粮店等……,1977年建成的俱乐部(电影院)是当时全襄阳地区功能最全、容纳观众最多的电影院之一,1980年代建成的拥有高台跳水的标准规格的游泳池,1990年代建成的足球场,曾经也让我们的生活锦上添花!

  当然,我们还特别记得:在国家生活物资相当紧张的时期,一卡车一卡车的生活物资从四面八方运进工厂。分鱼分肉,分苹果分桔子,各单位分配用化肥换来的各类物资,曾经是一个美好的记忆。直到今天,还有多少人怀念五七连自制的5分钱1根的冰棍,2元1罐的液化气,大食堂的方块蛋糕,还有1角钱的理发……。

  进入199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和企业运行机制的变更,我们的工厂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辉,鄂西化工厂的命运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市场经济的风起云涌,企业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逐渐失去了竞争力,几度全线停产……随着国企改制,鄂西化工厂已悄然退场,两代鄂西人虽几度努力,仍没有逃过企业转让,职工退出的命运。

  后记:本文是怀念三线的记忆文章,对企业改制后的生产经营史,这里不作多的记录。一是与主题关联不大,二也是笔者的心情沉重,请原谅笔者的虎头蛇尾般的匆匆结尾。

  第一代鄂西三线人,大多已经老去,有的已经不在人世,历史不会忘记曾经的建设者为国家付出的一切,他们为祖国的三线建设,献出了青春,也献出了子孙!写下这些文字,以表纪念。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曾经的奋斗,曾经的辉煌,曾经的事业!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的二代三代鄂西人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人生的历练和打磨,他们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北上广深都有鄂西人的足迹,在各自的领域生活、工作同样出彩。受三线文化的浸润和影响,鄂西人不管走到哪里,遵纪守法,学习和工作扎实勤奋,专业技术过硬,对人诚信友善,做人朴实无华,普遍获得好评。

  让我们特别欣慰的是二代三代鄂西人,有的已经在工作和事业上取得骄人的成就,他们有的是知名大学的教授,有的是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管理、技术专家,也有不少是业内名家,公务员、医生、人民教师、作家、书法家、画家……,不少三代鄂西人已经漂洋过海在国外发展!

  最后,我呼吁我们所有的鄂西三线人,天南海北,风月同天,鄂西人彼此间多关心,多帮助,因为我们曾有一个共同的家――鄂西化工厂,大家要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