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2023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的预见性、前瞻性,把握安全生产的规律性、客观性,抓住安全风险的主要矛盾,主动超前防控各类风险隐患,近期,市安委办结合第一季度气候特点及安全生产形势进行了风险预判,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现将我市2023年第一季度安全生产风险预判情况报告如下:
一是春节期间停产停建矿井,存在值班值守制度不健全,巡查检查不到位的风险。二是节后复产复工矿井,存在人员培训不到位的风险。三是疫情政策调整后,存在关键岗位人员配备不足,影响正常生产保供的风险。四是隐患排查专项行动开展后,存在落实不足、行动不及时、隐患整改质量不高、风险预判不到位的风险。五是部分市直监管煤矿“五职”矿长配备不全。六是民营煤矿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对岗位标准化、安全生产标准化掌握不牢不透,“三违”情况时有发生,重复性隐患反复出现,人为造成的不安全因素管理难度大。七是低瓦斯煤矿对瓦斯治理工作不重视,可能造成瓦斯预警、超限等事故的发生。八是煤矿通风系统和抽采系统设备设施长时间、高负荷运行,隐蔽致灾风险增大,可能造成事故发生。九是开采自燃、易自燃煤层的矿井防灭火工作不到位,可能造成矿井内火灾事故的发生。十是煤矿煤尘防治工作不到位,煤尘管理不善,可能造成煤尘爆炸事故。十一是部分矿井在有明显出水迹象情况下物探及钻探验证工作开展滞后。部分矿井物探钻探在井下探放水过程中不能有序衔接,精准性和时效性不强。十二是多煤层开采或配采矿井采空积水,特别是上层积水对下层煤的影响较大,容易导致水患事故。十三是部分受承压水威胁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程度不能完全适应承压开采需求,带压开采经验不足,水平不高,底板突水监测预警手段不到位,半岛·BOB官方网站承压开采的防治方法和技术手段不成熟。十四是部分受地表水影响严重矿井,在2022年排水系统升级改造后未重新核算矿井排水系统能力,排水系统能力难以保证。十五是部分直接受河道及导水构造出露地表影响矿井,未采取河道加固或基岩破坏区治理等措施,大气降水会对矿井充水造成影响。十六是无人值守系统中存在网络交换机网络中断,导致无法及时操控井下开关及设备的风险。十七是部分矿井回采工作面搬家倒面增加,在设备的回撤、运输、转运、卸载、安装环节存在风险。十八是由于部分矿井供电系统改造,存在临时单回路供电的风险。十九是进入大风寒潮湿天气,存在供电线路结冰和塔架倾斜造成大面积停电的风险。二十是伴随采深增加,矿井冲击地压倾向日益凸显,多种灾害交织叠加,防控难度增大。部分多煤层开采矿井,煤层间距小,顶板事故风险大。二十一是部分矿井工作面安装回撤期间,可能存在工作面回撤受顶板压力影响,后小窝顶板垮落,可能发生的顶板冒落伤人事故;工作面安装期间,作业地点两帮、顶板支护情况不完好或煤体松软,可能发生冒顶片帮事故;安装期间提前回撤抬棚、提前退锚或支架出现接顶不实,造成空顶面积增大,可能导致局部冒顶事故发生。二十二是部分矿井的采掘工作面揭露地质构造或地质条件变化,存在煤质酥软、围岩破碎,可能导致顶板局部冒落或煤墙片帮;“敲帮问顶”执行不到位,顶板活煤(矸)未及时清理,发生掉落伤人;临时支护不到位,导致片帮伤人。二十三是部分矿井存在孤岛工作面、沿空留巷工艺的工作面,顶板或侧压大,矿压明显,维护难度高,可能发生锚栓、托盘、钢筋托梁受力巷内侧端头断裂射出伤人;沿空留巷期间,顶板来压巷道锚网支护失效;柔模墙体受压,模袋破裂、墙体碎块外漏,导致留巷墙体破碎变形,可能发生顶板冒落伤人事故。二十四是部分矿井采煤工作面初采、回采可能存在初采初次放顶期间,采空区悬顶距离过大,垮落不及时;液压支架初撑力不达标,可能发生顶板大面积冒落。二十五是部分矿井掘进工作面开口、贯通,可能存在贯通点处顶帮压力发生应力集中现象,发生塌顶、片帮;贯通时的空顶、空帮时间长,发生局部冒顶片帮;割煤时贯通处设警戒不到位,导致误入伤人。二十六是部分矿井巷修、扩帮等零星作业时,易发生冒顶及煤墙片帮伤人风险。二十七是部分矿井支护材料不合格、工程质量不合格,极易引发局部冒顶伤人事故。二十八是部分矿井采掘工作面停产、复产前未按要求进行验收,极易引发局部冒顶、片帮伤人事故。
一是督促停产停建煤矿严格落实停产停建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对重要环节、薄弱环节、偏远地点以及死角盲区做到全覆盖巡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二是督促煤矿做好复产复工前员工培训工作,未参加培训员工严禁上岗,并严厉打击未培训人员上岗行为。三是煤矿要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企业疫情期间安全生产的相关防控措施,保证疫情期间的正常生产,肩负起社会保供责任;同时,做到以人定产,严禁特种作业岗位出现非特种作业人员顶岗现象。四是重点落实市局185号、186号文件的执行情况,进一步提高企业安全风险预判管控能力和高质量整改隐患效能,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建设行为,坚决杜绝煤矿事故发生。五是责令作出承诺,规定时限内配备安全管理人员,逾期整改不到位,严肃追责。六是制定完善年度培训计划并严格遵照执行,大力推行人员素质提升工作,推进“互联网+培训”等在线学习平台,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入企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全面提升职工安全意识。七是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建立甲烷、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加强瓦斯治理关键环节、重点部位的管理,包括采煤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期间上隅角瓦斯管理等;建立瓦斯日分析制度,对瓦斯变化异常区域或地点进行风险分析并采取相关措施。八是强化煤矿通风系统和抽采系统设备设施检修工作;建立健全煤矿通风系统和抽采系统设备设施管理、维护和保养制度;加强煤矿通风系统和抽采系统设备设施的现场管理工作。包括确保矿井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进回、风井之间和主要进、回风巷之间的每条联络巷中,原则上砌筑永久性风墙,需要使用的联络巷,必须安设2道联锁的正向风门和反向风门。控制风流的风门、风桥、风墙、风窗等设施必须可靠。装有主要通风机的出风井口应当安装防爆门,防爆门每6个月检查维修一次。至少每月检查1次主要通风机。每季度应当至少检查1次反风设施。加强瓦斯抽采系统重点环节管控,确保瓦斯抽采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可靠。抽采装置、管线、阀门等设备设施应设有保温措施、设防雷静电接地等;干式抽采瓦斯泵吸气侧管路系统中,必须装设有防回火、防回流和防爆炸作用的安全装置,并定期检查。节流阀组区、紧急切断区阀门、压力表、安全阀等附件,无设计缺陷。井上下敷设的瓦斯管路,应当有防止砸坏管路的措施;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做好管道内外层防腐工作。按设计要求选用符合国家要求的生产厂家的管件、管材和设备,委托资质单位施工、安装;每10天至少检查1次抽采管路系统,确保抽采管路无破损、无漏气、无积水等;抽采管路离地高度应大于0.3m(采空区埋管除外);地面敷设的部分瓦斯抽采管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九是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防灭火细则》的规定,编制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采取综合预防煤层自然发火的措施;平均厚度为0.3m以上的煤层应进行自燃倾向性鉴定;所有开采煤层应当确定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时,同一煤层应当至少测定1次采煤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分布范围。当采煤工作面采煤方法、通风方式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当重新测定。十是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AQ1020-2006标准》制定并落实煤尘防治责任体系和管理制度;加强煤尘防治现场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加强煤尘防治关键环节管控,包括杜绝采掘工作面、主要回风大巷等地点产生煤尘堆积;井下相关地点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AQ2010-2006标准》的规定安设隔爆设施,且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制定煤尘爆炸应急预案并开展相关应急演练,井下作业人员熟悉预案内容,能够正确应对煤尘爆炸等重大突发情况。十一是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扎实推进“一探一视频”工程建设,坚决杜绝假探、漏探及设计与施工脱节的行为。十二是加强多煤层开采及配采矿井空区积水安全监管,认线年煤矿防治水“三区”管理规定,严格掘进作业期间探放水工作,完善矿井排水系统,切实做到查全、探清、放净、验准老空水。十三是严格执行《煤矿防治水细则》,运用三维并行电法等物探手段对承压工作面底板开展探测,推动微震和电法技术在受承压水威胁矿井适时监测监控中的应用。十四是严格执行《煤矿防治水细则》要求,在5月底前全市煤矿按规定完成联合排水试验,排水系统升级改造矿井重新核算评估排水系统能力。十五是抓住冻天枯水季节有序尽快实施完成河道及构造防治水治理工程。十六是督促煤矿企业制定应急措施,配备应急人员;做好网络设备和线路的巡查和检修工作。十七是督促煤矿企业制定相关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执行落实到位,严防大型设备转运环节发生零敲碎打安全事故。十八是加快供电系统改造,单回路运行期间,必须保证应急备用电源能够及时投用,并停止井下生产性作业;严格按照矿井无计划停电应急预案执行,尽快配置应急备用电源。十九是督促煤矿企业及承担电力设施运维的第三方做好应急措施、充实值班力量,应急队伍24小时待命,做好各项抢修工作;各煤矿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二十是严格落实《山西省煤矿顶板安全管理规定》,强化现场管控措施落实,切实加强矿压观测,科学制定支护设计,合理选择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地质构造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调整。二十一是各矿根据工作面实际情况,针对性制定安装回撤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要求现场进行落实;加强现场管理,确保回撤抬棚、退锚等工艺环节按要求施工到位。二十二是各矿做好地质预判工作,超前研判地质构造或地质条件变化的特性;科学制定特殊期间支护设计,合理选择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强化现场管控措施落实,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要求;严格执行“敲帮问顶”,从源头上避免活矸碎煤掉落伤人的情况。二十三是各矿做好日常矿压监测分析总结及矿压预报工作,准确掌握采场矿压显现规律,适时有效监测矿山压力;根据矿压分析和总结情况,及时修正支护参数,提高巷道支护质量;要强化失修巷道的管理,减少非必要人员进入并适时进行修复。二十四是各矿要做好采煤工作面初采期间顶板管理,利用深孔爆破、水压预裂等工艺弱化顶板强度,避免采空区大面积悬顶;强化工作面液压支架管理,确保支架检修到位、乳化液配比达标、液压支架初撑力满足要求。二十五是各矿要强化掘进工作面开口贯通等特殊环节标准化作业,避免因三违操作而导致事故发生;加强开口贯通等特殊环节支护强度和形式,缩短支护的等待时间,确保支护质量;做好临时禁区管理,避免人员穿行。二十六是各矿要提前制定专项技术措施,明确人员站位、临时支护和工艺工序等,并贯彻落实到位。二十七是各矿要加强支护材料检测工作,杜绝不合格材料投入使用;强化工程验收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达标;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防范冒顶事故发生。二十八是各矿要加强采掘工作面停产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标、隐患问题已消除闭合;采掘工作面严格执行复产验收,确保施工环境、施工器具、施工材料等满足要求。
一是风雪、低温、冰冻等恶劣天气,给矿区运输、作业现场管理、设施设备运行维护、尾矿库放矿等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可能会造成不确定性事故发生;二是地下矿山停产停建后在检修维修过程中,不认真履行动火作业及其他危险作业制度,可能造成火灾、坠井、中毒窒息、物体打击、车辆伤害等事故发生;三是隐患排查自查自检不认真,走过场,自查方案不具体,责任不明确,盲目进入巷道过程中因通风不畅通、防护措施不到位造成有毒气体中毒窒息事故;四是复工复产前对新工人和人员岗位培训不到位,新工人对岗位风险因素不了解、操作不熟练,容易引发事故;五是企业复工复产前不制定方案或方案不切合实际,安全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不到位,未对标对表开展隐患排查,存量隐患未整改,新的隐患未发现,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六是尾矿库进入数九寒天,冰下放矿可能导致坝体渗透严重,出现坝体垮塌事故;七是三月份天气变暖冰雪消融,露天矿山极易引发边坡坍塌和运输事故;八是监管部门复工复前验收把关不严,未按照省安办12条标准和国家矿山局指导意见相关内容进行验收,重大隐患未发现未整改就通过验收。
一是制定下发落实市政府13号文件的有关通知,从基础管理着手,为全年安全生产打好基础。二是结合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制定下发切合实际的“复工复产”两节、两会有关通知,对表对标进行复工复产验收。三是督促尾矿库企业强化冬季放矿管理。四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管控各类安全风险。五是加大安全执法检查力度,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针对岁末年初超能力生产、抢进度建设、擅自复工复产、不按设计组织生产建设、不按设计排尾等可能导致事故多发的因素开展专项检查行动,督促企业做好防雾、防冻、防寒、防火等安全措施。加强两节两会期间的突查夜查,重点对值班值守、明停暗开情况、非法违法生产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六是组织对复工复产企业的抽查检查。发现不按要求复工复产、把关不严、存在重大隐患的一律停产整顿,推倒重来。七是县区统一组织安全生产全员培训,统一考试、统一发证,确保培训效果。尽快完善我市非煤矿山重要岗位工种的考试题库,力争在第一季度投入使用。
一是疫情传播带来的风险。第二波疫情传播可能导致员工精神过度紧张、思想不集中、身体不适带病操作、巡检、特殊作业,甚至主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主要岗位操作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无法到岗,导致企业劳动组织不合理,安全无法保障。二是重点时段和节假日前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的风险。企业若组织开展节假日前、两会期间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不力,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和指导,可能无法发现装置生产存在的异常状况和隐患,存在备机不备、备品配件、生产和应急物资储备不全、机电仪保运及紧急抢修力量安排、领导干部带班值班不到位的风险,出现异常状况、紧急情况无法及时处置,可能引发事故发生。三是节后复工复产安全风险。一般化工生产企业在节假日后需要复工复产,在重新恢复生产前,若对人员培训不到位、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检查维护不到位、开车前安全条件检查确认不细致,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四是季节性安全风险。第一季度天气特点仍是低温冰冻,若企业对冬季”六防“(防火、防爆、防雪、防冻防凝、防滑、防静电)措施落实不力,对容易堵塞物料管线、消防水管线、蒸汽冷凝液管线防冻保温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管线、设备冻裂发生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五是市场行情导致危化品高位存储安全风险。受液氯、LNG、焦炭、粗苯等价格下跌甚至倒挂影响,液氯生产企业、LNG生产企业(襄垣县:山西瑞恒化工有限公司、富阳园科贸有限公司、长治市华新液化有限公司、襄垣县鸿达焦化有限公司,潞州区:长治市霍家工业有限公司,沁县:恒通新能源有限公司,屯留区:润金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及焦化企业可能出现产品超量存储风险或停产风险,给储存场所安全管理和系统停车管理带来较大压力。六是非法违法组织生产建设风险。长子川空液化有限公司、黎城县裕福能源有限公司、长申气体有限公司若安全发展理念不牢,不严格落实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和风险防控要求,部门监管不严格,将导致源头风险管控不到位,企业违规组织施工建设、试生产运行,可能发生事故。
一是强化对重大危险源企业的定期调度。市县监管部门明确专人每三天对重大危险源企业生产负荷、从业人员和安全包保责任人到岗情况进行调度,加强企业关键岗位人员统筹,关注引导员工情绪,必要时调整生产安排。二是进一步压实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主要负责人组织开展日常排查、重点时段和节假日前安全检查、冬季“六防“检查、复工复产检查和外聘专家检查,及时发现违章行为和安全隐患,确保风险可控、隐患整改落实到位。三是严格落实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各级监管部门严格按照《长治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长安办发〔2022〕38号)和《国务院安委会部署开展岁末年初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专项整治和督导检查方案》(安委明电〔2022〕5号),利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加强线上巡查抽查,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重点对重大危险源企业(35家)、一般化工企业和存在特殊作业企业检查。四是聚焦重大隐患深化专项治理。持续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重视对高危细分领域企业、焦化及深加工企业、液氯、液氨、液化烃生产储存企业风险隐患治理,消除企业重大安全隐患。五是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持续开展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对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行为依法精准采取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追究法律责任等执法措施,确保打得准、打得狠、打出成效。
一是涉及冰雪、路滑和结冰企业存在的高风险。冰天雪地天气期间,最容易引发滑路和积雪职压房顶等地质灾害,从而导致发生交通、厂棚坍塌、坠落、管道和容器冻裂等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涉及的企业为建材等八大行业。这些企业由于原材料及产品周转快、曝露在低温环境的管道和容器较多,特别是一些涉及容易受低温影响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很难确保人行道、楼梯、平台等不结冰,也难以确保容易受低温影响的管道和容器不受低温影响。二是间断生产企业高风险。受疫情和环保因素的影响,很多企业时停时开(如:水泥生产、混凝土搅拌站等),员工流动性较大、素质低,对生产工艺不熟悉,双防控机制编制和贯彻不力,致使开产前对设备设施所存在的安全状况检查不到位,可能出现员工操作失误或带隐患开机的风险。一季度又渐入冰冻期施工,可能出现赶工期、抢进度、完任务的现象,现场交叉作业、同一作业现场人员密集等风险。三是特殊危险作业存在的风险。进入冬季,天气寒冷,风雪交架、地面光滑。料仓物料挂壁现象增加,厂房顶部需要加固维修,部分有限空间需要清理等等。可能存在高空作业坠落、坍塌、有限空间作业中毒和缺氧窒息的风险。四是重点要害岗位人员不足或为取证而缺位风险。受疫情的影响,部分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管人员以及焊工、电工等高风险岗位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由于一些企业规模小、这些人本身配备较少,企业为达到尽快取证消除隐患的目的,可能存在集中组织员工参加培训、考试,造成部分工作岗位出现短期断档、后方空虚而影响生产装置运行风险。五是煤气等有毒有害气体管道开裂泄漏伤害的风险。一季度,天气寒冷。冶炼和一些建材企业煤气等存在可能有煤气作业的环境,煤气或含有煤气等有害气体的管道由热胀变为冷缩,由于工艺、煤气或含有煤气等有害气体的管道安装或质量等原因波纹器及焊接口容易开裂,发生煤气等有害气体泄漏,由于阴雨天气气压偏低,泄漏的煤气下沉、易聚集,不易扩散,区域人员容易发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中毒的风险。六是受疫情、春节和元宵节的影响,发生事故风险的概率增加。一季度,由于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高发期,再加上春节和元宵节期间人心浮动,给正常生产及设备设施的抢检修及施工过程中危险因素较多,事故风险加大。七是职工交通安全风险。渐入冬季,天气由暖变冷,风沙逐渐变大、地面光滑。职工在上下班路上的交通安全风险逐渐增大。
一是针对涉及冰雪、路滑和结冰企业存在的高风险的管控措施。二是间断生产企业所存在风险的防范措施。三是特殊危险作业存在风险的防范措施。针对天气由暖变冷,风雪交加、地面光滑,应通过督促和检查,不断提醒和推动企业提高防范意识,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加强企业对特殊危险作业的安全培训意识和作业管控力度。四是重点要害岗位人员不足或为取证而缺位风险的防范措施。针对受疫情的影响,部分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管人员以及焊工、电工等高风险岗位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问题。要求企业按国家相关规定、结合企业工作实际,充分评估企业对取证上岗人员的需要情况。五是煤气等有毒有害气体管道开裂泄漏伤害风险的防范措施。要求企业加强煤气等有毒有害气体区域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尽可能确保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在有可能存在煤气中毒等危险的岗位上,安装固定式有毒有害气体探测仪,并装控制信号引到24小时有人值班室。到煤气区域工作时,要携带便携式防煤气等有毒有害气体探测报警器,注意风向,岗位或区域管理人员要加强监护,采取有效的预防煤气等有毒有害气体中毒措施后,方可进入。六是受疫情、春节和元宵节的影响,发生事故风险的概率增加的防范措施。针对企业受疫情、春节和元宵节等事故风险大的问题。企业在生产设备抢检修及施工作业前,要做好事故预防、预控工作,编制生产设备抢检修及施工作业方案及相应完善的安全防控措施;作业前,方案及安全防控措施要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给参与人员交代清楚,应急救援器材和人员配备到位;作业过程中,要加强过程控制和安全监控。七是职工交通安全风险的防范措施。渐入冬季,肢体僵硬、地面光滑,上下班路上的交通安全风险逐渐增大。对厂内交通要道,企业应划分责任区域、责任落实到人,及时消除路面、梯台上的积雪和结冰;对厂外交通,企业要加强交通清理和协调,适时对职工进行道路安全教育,提醒员工注意交通安全。
一是从近三年春运及春节期间事故来看,国道、农村道路发生亡人交通事故占比较高,城市道路发生交通事故受伤人数较多,国道207线线是预防亡人交通事故的重点路段,特别是国道309线、权马线人道路交通事故,针对上述路段进行重点管控避免发生较大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二是小型客车依然是春运及春节期间预防事故的重点车型,驾驶摩托车导致亡人事故风险依然突出,同时要重视轻型货车肇事的风险。三是近三年春运及春节期间肇事车辆主要是小型客车,导致事故主要原因为超速、酒(醉)后驾驶机动车、无证驾驶、违法超车和未按规定让行,今年春运期间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应针对小型轿车超速行驶、酒(醉)后驾驶机动车、无证驾驶、违法超车和未按规定让行进行重点整治。四是要严防恶劣天气导致的团雾及路面结冰、结霜引发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虽然对近三年事故分析,雨雪天发生伤亡事故占比不是很大,但今年春运期间要针对团雾及路面结冰、结霜等恶劣天气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此类天气而引发的多车相撞、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五是夜间及凌晨是近三年交通事故预防薄弱时间段,应加强非工作时间的违法行为查处和路面巡查管控力度。
一是督促夯实道路安全基础。紧盯事故多发道路和临水临崖、急弯陡坡、桥梁隧道、冰雪雾高影响路段、交叉路口等隐患问题,有效推进农村道路安全隐患突出路口路段治理,落实“三必上”“五必上”安全改造要求;会同交通运输部门有力落实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相关任务措施,联合开展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隐患排查治理;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完善城市周边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隔离护栏、交通监控等设施;将排查出的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和桥梁隧道、临水临崖、急弯陡坡、长大下坡、团雾多发等高风险路段报告当地党委、政府,推动相关部门及时治理;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隐患路口路段,采取设置临时警示牌、加强巡逻、公告提示等方式,加强安全防范。二是督促提升路面秩序管控力度。紧盯“两客一危一货”、面包车的“三超一疲劳”、农村“两违”、酒驾醉驾等严重违法行为,有效落实冬季公路交通安全区域整治行动要求,针对肇事突出的重点违法,集中开展打非治违行动;落实部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重点隐患车辆精准布控查缉工作的通知》要求,强化优化重点车辆研判分析,实施主干公路联合勤务、错时勤务,提升重点隐患车辆路面拦截检查效能;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周末、夜间等重点时段管控,组织周末、节假日和夜间统一行动,落实小微型客车不使用安全带、酒驾、超员交通违法“一车三查”措施;发动乡镇党委、政府、基层组织、“两站两员”等力量,紧盯赶集赶圩、婚丧嫁娶、庙会民俗活动等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及时劝导查纠酒驾醉驾、无证驾驶、超员载客、违法载人等违法行为。三是督促增强恶劣天气应对能力。紧盯大雾团雾、降雪结冰等恶劣天气不利影响风险,与气象、应急管理、交通运输等部门密切协作,健全应急响应和联合指挥机制;做好恶劣天气条件下的组织领导、工作预案、物资力量等应急准备,督促交通运输部门提前做好铲冰除雪物资准备,及时铲雪除冰,最大限度保障道路通行;建立健全恶劣天气预警和应急信息发布机制,协调交通运输部门督促客运企业暂停发往或途经恶劣天气地区的班线,引导驾驶人减少恶劣天气自驾出行。四是督促加强交通安全警示提示。紧盯事故教训、重点人群、重要节点等问题风险,用好“交管12123”APP,强化点对点精准宣传教育,向“两客一危一货”及校车、6座以上小客车驾驶人精准推送防范“三超一疲劳”、系好安全带等提示信息,强化其安全守法意识;持续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讲,加强农村地区重点人通安全宣传教育;持续曝光“高危风险企业”“突出违法车辆”“典型事故案例”“终生禁驾人员”,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落实重要节假日“两公布一提示”;加强“一盔一带”使用宣传提示和执法劝导,引导驾乘人员自觉戴好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
一是建筑施工现场高处作业、沟槽开挖量增大,脚手架、建筑塔吊、物料提升机拆卸作业将增多,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事故的概率加大,建筑施工领域生产安全事故呈现高发趋势。二是建筑施工临时用电方面,在低温天气时工地建筑工人用电较其他季节更频繁一些,用大功率电器更多一些,容易因为工人疏忽和违规临时用电造成触电事故,因此第一季度的施工临时用电安全也是风险防控的重点之一。
一是建筑工程主管部门督促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做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落实好施工保护。二是加强特种机械安全管理,强化对塔吊等大型机械设备基础固定状况和各种安全装置灵敏程度的检查,在冰雪、霜冻等低温极端恶劣天气严禁机械设备带病运转,严禁操作人员无证上岗和超重吊装等违章作业。三是加强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管理,各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自查自纠,确保建设工程与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可燃材料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符合要求。四是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编制施工现场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及时定期消防安全应急演练。
液化气罐装行业,其中非法倒装、非法倒卖等行为。非法倒装、非法倒卖过程中所涉及储存的液化气钢瓶可能不达规范要求,可能会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甚至造成亡人事件。
持续加大液化石油气罐装整治工作力度,加大打击非法倒装、非法倒卖液化石油气等行为。
在管网施工、换热站改造、区民小区二次管网更换的施工作业中,由于施工作业地点多为城区居民小区,施工作业区域环境较为复杂、无关人员较多,为安全施工带来了不利因素,在供暖期间对居民区内的供热管道维修过程中,地面施工地面施工会造成相关的路面破坏和噪声污染,有可能存在噪声过大等扰民情况,带来一定的社会治安风险。
建立健全与有关部门的对接,在极端天气下强化应急值守,对城市供热施工严格管理,加强供热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落实好施工保护,严防施工期间安全事故发生。
一是正值冬春季节天干物燥,加之春节来临,居民用火用电用气量增大,在老旧小区、城中村、农村地区易发生用火用气不慎及电气线路过负荷引发的火灾事故。二是“两节”临近、两会相继召开,全市疫情政策调整后,各种大型节庆活动的增加、出游人数的激增、聚餐聚会的增多,导致火灾发生的因素增多、风险加大。三是因疫情原因,各地医院、养老院住院人数增多,医疗压力加大,医院、养老院用电、用氧负荷增加,加之场所内人员性质特殊,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扑救及疏散难度高,极易引发群死群伤事故。
一是做好基层节前宣传工作。春节前,全市消防救援队伍要召集辖区所有乡镇(街道)分管负责人进行一次节前安全培训,指导各辖区乡镇加强对社区、农村居民的消防安全教育、宣传、引导、培训,防止小火亡人事故的发生。二是做好“两节”、两会安保工作。长治市消防救援支队制定“两节”、两会安全保卫专项行动方案,提出重点应对措施,督促各大队按照方案抓好防火工作落实。三是做好重点领域检查工作。全市消防救援队伍要对医院、养老院等医疗服务场所开展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重点排查值班值守人员是否严格落实消防安全制度、电气线路是否按要求敷设、高压氧舱、氧气瓶存放是否符合要求、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等内容,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一是受矿山开采、工程建设等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位于山区和黄土丘陵区的铁路、公路、大桥建设项目;矿山建设及开采活动;在沟谷中切坡、填沟造地等活动都是引发地质灾害发生的因素。二是根据我市地质灾害的分布特点及发育特征,考虑划分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区域社会经济重要性因素,划分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确定武乡县涅河河道两侧,武乡县蟠洪河河道两侧,黎城县清漳河河道两侧,黎城县、潞城区、平顺县浊漳河河道两侧,潞城区黄牛蹄乡、微子镇、北社乡、苗庄镇及上党区南部低中山丘陵崩塌、滑坡发育区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三是受天气影响。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春节期间,可能出现雨雪天气,地质灾害防治进入重要时期,需要重点防范。
一是开展隐患排查。结合当前开展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对各类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落实落细排查方案,圈定重点防范区,对农村切坡建房段、学校、医院、厂矿、风景区、乡镇所在地等居民区和流动人口集聚区,交通干线、河流两岸以及重要工程建设区,房前屋后、高陡边坡等重点区域进行全方位拉网式排查;要摸清隐患底数,落实整改整治措施,制定防灾救灾预案。二是加强监测预警。加强对天气的监测预警,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监测等技术指导工作;群测群防员要全部到岗尽责,充分利用监测预警设备,发挥“人防+技防”实效。三是加强值班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信息速报制度,各部门要加强协调联动和信息共享,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遇到灾情险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果断处置。
一是马上进入春节,大多数干部群众对森林防火存有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特别是年终岁尾事多繁杂,各级忙于其他工作而忽略防火工作,加之天气寒冷,部分卡口、瞭望哨值守人员存在脱岗、离岗现象。二是春节期间,部分群众有上坟烧纸的传统习惯,极易引发火情,这些人员结构复杂、活动分散、防火意识不强,造成野外火源管控出现点多、面广,难于防范的局面;县乡防火干部人事变换,对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不熟悉,存在管理上的脱节。三是近年来,由于实行严格的封山育林和生态公益林管护政策,加之去年雨水充沛,林区林草茂盛,枯枝落叶、杂草等林下可燃物载量严重的超标,部分县区秸秆清理不彻底,同时林区高压线路隐患尚未根除,树线矛盾解决不彻底,一旦遇有高火险天气,极易发生火灾且蔓延迅速。四是部分县区防火通道汛期遭到损毁,蓄水池建设不完善,卡口设置不够科学合理,防火瞭望哨值守条件差,无法留人。五是防扑火基础设施还较为薄弱,设备机具陈旧老化,保障能力不强,难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火场形势;各县、区乡镇虽已基本建立了半专业扑火队伍,但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扑火装备原始落后,快速反应、应急扑救能力较弱;村级护林巡山队伍限于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的原因,管护力量不足,人均管护面积大,范围广,一些地段存在无人监管、失管、缺管现象且今年已有个别县区出现热点信息,也印证了部分县区防火宣传不到位、火源管控不严格的问题。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层层落实责任。各级各部门要绷紧森林草原防火这根弦,亲自动员部署,把防火的领导责任、县乡村的包保责任、成员单位的关联责任、重点人群的监管责任以及山头地块管护责任落实到具体人,不留死角。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防火意识。各县区要加大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宣传单、短信、大喇叭等媒介开展全方位、全覆盖、立体式的防火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三是强化督促检查,彻底排除隐患。各县区要持续开展“清林边、清地边、清路边、清隔离带、清坟边、清农田剩余物”六清专项行动,加大输配电线路排查力度,做到全覆盖、无盲区,彻底消除火灾隐患;在春节、全国两会等重要时间节点,要加大督查的力度和频次,通过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及时发现问题隐患并反馈意见,切实以督导促整改,进一步压实森林草原防火责任。四是加强值班值守,做好应急准备。各级森防指要认线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执行火情信息归口管理和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和处置及时。
一是全市现有废弃关闭矿井1667个,私挖滥采易发区360处,存量比较大,点多面广,且多处于荒山荒沟,如果监管不到位,每一个隐患点都可能成为一颗“定时炸弹”。二是煤、铁、铝、石料等矿产资源价格仍居于高位,受经济利益驱动,私挖滥采私挖滥采回潮反弹的可能性极大。三是第一季度,露天非法采矿等私挖滥采行为进入高发、易发期,且露天非法采矿流动性强、操作简便,极易反弹。
各县区要按照“政府主导、自然资源牵头、部门协同、综合治理”的原则,全面组织领导好本行政区打击非法违法采矿活动,部署开展专项行动,组织各乡镇、村和相关部门开展不间断巡查、排查,保持高压态势,形成全方位、无死角的责任体系和监管网络,确保全市矿产资源开采秩序的持续稳定。
一是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进入冬季,锅炉因天气原因容易造成锅炉管道冰塞、安全阀冰冻,不能及时泄压排气;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因气温较低导致脆性失效或密封面泄露,导致截止外漏,继而引起燃烧爆炸或中毒;室外起重机械制动轮容易结冰打滑,导致制动器性能下降;大型游乐设施车轮系润滑阻力增大,气动系统或设备水箱水管容易冰冻爆裂;客运索道可能因结冰引发脱索,场内机动车辆因地面湿滑造成制动和转向性能下降,造成碰撞、倾覆等事故。二是食品生产单位:部分老旧生产厂区易结冰,造成食品生产设备不能正常运转,造成食品质量不能保证,形成食品安全风险。三是食品流通企业:年货市场食品流通量加大,未按要求进行购货销售,存在食品质量管控风险。四是餐饮企业:部分从事堂食的餐饮服务单位处于停停开开状态,可能存在部分调料超过保质期;部分健康证到期人员未能及时进行健康体检,存在食品安全风险。五是药品流通企业:阴凉区药品和冷藏药品需加强管理,确保药品的储存温度符合要求。
一是巡查巡检要加强。各类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要按照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要求,及时关注极端天气预警,加强应急巡查巡检,排查安全隐患。做好设备防冻、防寒、防气温剧烈变化,避免特种设备受损,影响安全运行。及时巡查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防范措施是否有效,排查是否出现安全附件失效破损造成的介质泄漏,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修复和更换。二是锅炉安全要强化。取暖季,要严防锅炉超压、锅炉过热、锅炉腐蚀。压力表和安全阀要按期检定、校验;司炉人员要注意负荷的变化,防止负荷骤然降低时汽压猛升而超压;锅炉运行中缺水事故在整个锅炉事故中,所占比例是相当大,要坚持每班冲洗水位表,认真仔细观察水位,时刻保持水位正常,使之完好灵敏可靠;加强水质处理工作,保证炉水质量符合标准,减少锅内水垢的生成;要定期开炉检查,发现水垢结生严重,应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消除;使用单位应根据本锅炉的实际年限,经常开展自检工作,并积极配合锅检单位开展定期检测工作,若发现受压元件减薄,达不到规定数值时,应及时停护修复;若无修复价值,应予报废;锅炉运行期间的防腐措施要到位,经常检查受压元件有无腐蚀。三是应急装备要可靠。专业检修和操作装备、通信装备、急救装备和防护装备等应急装备充足可靠。确保露天工况下压力容器安全附件设施灵敏可靠,确保室外自动扶梯排水设施有效可靠。四是安全提示要到位。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使用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易于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提示中小学生乘坐电梯时注意安全不要玩耍打闹,提示家长履行看护职责。五是隐患消除要及时。由于天气原因,造成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制动、润滑系统失效,起重机械轨道结冰等现象,立即停止设备运行,进行检修,消除安全隐患;情况严重的及时报告属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电梯使用单位要检查电梯机房通风设备,消除因温度巨变设备保护引起的停机;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压力管道运营单位要防止设备的超温超压运行;气瓶和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单位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控制充装量,杜绝出现超装和错装情况。六是恢复运行要自检。极端天气过后,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巡查,对停用和检修的特种设备进行自检维护,正常后方可投入运行。七是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尤其对老旧的食品生产企业,重点检查企业厂区环境、原料储存、设施设备是否符合食品生产安全需求。要求企业保持厂区环境清洁;注重防冻防寒,严格控制原辅料库、生产车间的温湿度;定期清洁设施设备等,确保食品安全;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产品的抽检频次,对监督抽检发现的问题产品加强核查处置。八是加强对疫情防控食品安全监管。督促食品经营者自查自纠,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台账记录等制度,加强库存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加强进口冷链食品排查工作;完善对冷链食品经营的追溯管理,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九是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安全管理。要求所有餐饮服务单位全面自查,重点检查餐饮服务环境是否发生改变,是否存在超过保质的食品、调料等;对环境卫生和餐用具进行一次清理,保证不降低餐饮服务条件。十是加强对药品流通企业监管。在药品零售企业合规性检查工作中,重点查看阴凉区和冷藏设备的运行状态,督促企业做好药品的分类储存与养护工作。
一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为抢回疫情期间损失的时间,超强度加班、超强度赶工期,安全管理不到位,易导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二是在建项目建筑工地现场安全管理不规范,建筑临边、隧洞口防护缺失,脚手架、防护设施搭设不符合规范要求,施工用电私拉乱接等现场管理缺失问题突出;现场作业安全教育缺失,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帽、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等违规操作行为时有发生,极易引发高处坠落、触电伤害等事故。三是受疫情影响,在建水利工程的专业技术工人和特种作业人员流失较多,未经专业技术培训的建筑工人在施工现场占比很高,员工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培训不到位。四是水库、水电站的运行,批准的水库调度规程执行不严格、安全管理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不足等问题时有发生,易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尤其是冬季河湖水库等水域冰面安全工作,要针对中小学生放假,防止在冰面玩耍出现意外等情况。
一是在建水利工程施工方面。严格督促在建水利工程参建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组织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切实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安全防护意识;针对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事故的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严格执行安全规范标准,制定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严管严控各类安全风险;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要求进行施工,严禁违章指挥、违规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行为发生;要加强脚手架搭拆、施工用电、塔吊和电梯、施工机械的安全检查维护,切实加强高空和深基坑作业安全管理。二是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面。以水库工程为重点,督促落实各类水利工程安全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进一步明确政府责任人、主管部门责任人和管理单位责任人,切实加强水库安全运行管理,严格按照批准的水库调度规程运行,加大运行水库的隐患排查治理力度。
一是第一季度气候寒冷干燥,用电用气增多,使用大功率电器普遍,电气线路违规敷设、超负荷运行等问题突出,极易发生火灾。二是受当前疫情影响,部分施工企业安全投入不足,可能导致消防责任落实不到位,日常安全管理不严格,风险隐患整改不及时等问题出现。三是水利风景区、工程集体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人员相对集中,电气线路及设备故障、用火用电不慎等因素可能引发火灾。
一是各单位要加强水利行业消防安全管理,健全常态化消防检查和宣传培训机制,督促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按照“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原则,落实主体责任,提升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二是部署开展冬季火灾防控,紧盯水利人员密集场所,重点整治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违章动火用火、私拉乱接电线、占堵疏散通道、消防设施损坏等问题。
一是第一季度有雪,道路湿滑运输路况复杂,大型机械、水泥罐车等可能因道路湿滑引发交通事故。二是部分在建水利项目生产任务重、时限急,忽视危化品安全管理的现象,易造成危险化学品流失,管理不当泄漏等安全隐患。
一是针对路面积雪、湿滑等状况,及时采取封闭施工现场道路、限制大型、重型、罐车等车辆行驶等措施,特别在出现高风险运输条件时,必须立即停止运输作业。二是结合当前风险特点,强化危化品安全生产检查,切实落实责任,严格防泄漏、防火、防爆、防中毒等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强化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危化品作业安全管理,及时发现、治理和消除安全隐患。
一是极端低温冰冻(雪)天气及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我市道路交通汇集,年初车辆运输量加大,因冰冻(雪)等特殊天气因素造成的事故导致危化品泄漏的不确定因素多,仍然是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主要因素,也是环境安全风险隐患分析研判难点。其中存有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的管道、容器等因冰冻造成的破裂泄漏环境风险不容忽视。二是岁末年初环境安全和应急管理形势易产生不稳定因素,化工、焦化等重点行业企业环境安全风险防范难度加大,可能造成的环境风险依然不容忽视。三是跨省市流域水环境安全风险依然是重点防范对象,还需进一步健全完善跨省市流域上下游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健全应急响应体制和机制。四是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应急管理点多面广,形势复杂,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难,还存在检查不细、不规范和覆盖面不全等情况。还需进一步加大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力度,严格落实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等环境管理规定,努力做到风险隐患问题早发现、早整改、早解决,形成环境安全和应急管理长效机制。五是环境应急和安全管理机构人员不健全,与目前面临的工作形势和要求差距大,尤其是各县区环境应急和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应急装备物资和监测力量不足,环境应急能力水平亟待提高。
一是进一步加强与应急、交通、公安交警等部门信息共享和部门联动,提高环境安全风险隐患定期分析研判综合能力,保障及时应对处置道路交通事故危化品泄漏导致的突发环境事件。同时加强焦化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环境安全管理,督促指导企业严格落实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强化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日常管理。二是结合岁末年初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等工作,深入开展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强化重点行业企业和涉及危险废物等重点范围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同时加强环境应急值守和应急准备,保障及时有效应对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切实落实环境安全风险隐患应对措施,坚决防止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跨省市河流流域联防联控机制,推进签署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工作协议,制定实施“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为我市流域和区域环境安全风险隐患分析研判提供更全面、更科学可靠的体制保障。四是结合生态环境部门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尽快推进环境安全和应急管理、应急监测机构及能力建设,进一步落实环境安全和应急管理人员力量、装备和应急物资等基础保障,为我市流域和区域环境安全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风险:一是入冬后,第三方施工年后偶有工程,正值防范弱势期,容易误伤天然气管道而引发事故。二是冬季干燥,场站阀室周边干燥的玉米秸秆未及时清理,容易引发火灾等风险,从而影响输气安全。
防控措施:一是督促企业做好巡线管理工作,每日检点属地巡线工及燃气公司巡线人员巡检情况,对重点部位加强巡检频次。另,及时发现管道沿线米范围内施工情况,落实施工动态,若与管道存在施工影响,严格按照第三方施工管理程序落实保护措施,做好施工全程监护。二是加强检查,及时清理阀室场站周边玉米秸秆,做好隔离带并每日巡查隔离带附近是否存在火源。三是对管道沿线及阀室场站周边人员做好管道保护宣传。
主要风险:一是一季度光伏、风电场区杂草干枯易发生火情事故。二是一季度环境温度降低,雨雪天气给行车安全造成隐患。三是冬季来临对室外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
管控措施:一是督促光伏、风电电站进行除草。二是督促新能源电站加强车辆保养,制定冬季行车安全措施。三是指导新能源电站采取设备防冻措施。
主要风险:一季度正值迎峰度冬电力保供、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元旦春节以及全国全省“两会”电力安全保障关键时期,根据气象预测,今年冬季整体气温持续偏低,低温寒潮天气发生概率大幅增加,供电供暖负荷有可能进一步攀升,加之一月份正值节假日,人员回乡探亲活动,易造成工作分心,从而引发安全问题。一是对安全生产风险隐患辨识不清,安全措施不到位、隐患排查不彻底,导致发生安全问题。开展机组检修电力企业,存在检修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缺失导致人身安全问题。制粉系统、输煤系统、煤场等煤粉治理、处置不当容易增加火灾爆炸风险。电煤库存结构不合理,运行机组发电出力受阻率高,顶峰发电供热能力受限。二是气候因素方面。雨雪天气,可能引起道路结冰,导致电煤公路运输困难,降低电厂燃煤储量使用天数。天气转冷,用电量需求增大,电力负荷加大。降雪天气,导致线路结冰或是跳闸情况增多。春季大风天气多发,天干物燥火灾风险高。
管控措施:一是电力运行安全方面。加强对电网安全运行、电力平衡风险隐患的排查整治。重点对电网运行调控、负荷预测、备用容量预留、电力电量平衡等运行风险分析及预警预控措施以及新型储能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大容量重要输电通道安全运行风险隐患进行排查整治。加强对涉网机组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重点对发电机组运行、机组检修和技术改造风险管控、燃料供应管理、网源协调全过程管理等方面的风险隐患进行排查整治。加强对电力设施保护风险隐患的排查整治。重点对电力设施设备安全运行和运维检修、输(配)变电线路走廊安全距离、防寒防冻、防爆等方面的风险隐患进行排查整治。加强对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隐患的排查整治。重点对二次系统及网络安全基础建设、网络信息保护等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排查整治。五是加强对元旦、春节、元宵节及全国、全省两会期间等重要时段安全保电风险隐患的排查整治。重点对安全保电措施方案、反恐怖防范措施、应急准备和应急处置等存在的问题隐患进行排查整治。二是火灾防控和消防安全方面。加强对输(配)电线路设备特别是过林草区输(配)电线路火灾隐患的排查整治。重点对线路老化陈旧、本体缺陷、线路、私搭乱建的排查整治以及对线路设施周围可燃物、线路通道违法种植超高树木等进行排查整治。输(供)电企业要加强与林草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及时将超出本单位管理权限的问题隐患移交所在地方政府。加强对运维检修和电力建设项目等作业现场防灭火和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重点对火灾防控和消防预案及演练、作业现场防灭火制度、临时用电(火)消防管控措施、消防器械配备、消防教育培训进行排查整治。特别要加强对办公、宿舍、厨房、库房等临时搭建的建(构)筑物选址布局、建筑材料等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排查整治。加强对相关发电企业储煤场、危化品火灾隐患的排查整治。重点是对储煤场、易燃易爆危化品的使用、储存、运输、废弃处置安全管理、危化品风险分布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登记、危化品工艺流程管控进行排查整治。三是电力建设工程方面。加强对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缺陷漏洞的排查整治。重点对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及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尤其是重要部位、关键环节、关键工序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工程发包管理情况、参建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进行排查整治。加强对施工作业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重点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班组安全管理、高风险作业(起重、高空、临边、动火、交叉、有限空间等)安全措施和现场安全管理、临近高陡边坡(深基坑、低洼地、挡土墙等)建(构)筑物地质灾害进行排查整治。加强对施工质量和工艺流程,特别是关键环节和关键工序工程质量和工艺流程风险隐患的排查整治,严厉打击抢工期、超能力作业等违法违规行为。四是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方面。加强对重点环节、关键部位风险隐患的排查整治。电网企业要重点对电网安全运行风险、输电线路高空作业、电殊运行方式安全作业进行排查整治。火电企业要重点对“两票三制”执行、机组检修和技术改造风险管控、消缺检修计划安排、脱硫脱硝除尘设备运维、液氨罐区重大危险源管理等方面进行排查整治。新能源企业要重点对运维一体化或集中监控生产方式下“两票”制度执行、委托管理场站安全责任落实、光伏组件和风机叶片覆冰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排查整治。加强双重预防机制的建立,重点加大对不建立或双重预防机制不健全、不开展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重大风险隐患不挂牌督办等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按照《全省电力企业安全风险等级综合评估实施方案》(晋能源稽查发〔2022〕418号)要求,督促指导企业加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力度、加快建设步伐,不断加强和改进电力安全生产工作。五是电煤库存方面。一是督促各县区重点关注本辖区内煤电企业生产动态,及时掌握电煤库存情况,对低于15天的,尽快督促企业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电厂存煤量稳定在合理水平,避免出现缺煤停机现象。二是加强运力协调保障,优先保障电煤供应,确保电煤运输通道畅通。
一是行业安全监管力量不足。根据市下达的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我局承担全市新材料、钢铁、有色金属、建材、机械制造、汽车、光电、化学、焦化、医药、食品、轻工、纺织、信息化、大数据应用、软件、信息服务业、军工、民用爆炸物品等工业行业管理工作,指导工业和信息化相关行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依法从行业管理上承担相关安全监管工作,但部门专职从事行业安全监管人员较少、专业素质不高、监管力量不足。二是民爆行业企业风险增加。一季度是森林高火险期,民用爆炸物品等生产销售重点部位火灾风险突出,同时企业存在生产停复工转换和设备开停车切换情况,安全管理易出现脱节断档,设备运行风险增高。冬季低温寒冻导致危险化学品储罐、输送管道、阀门等设备设施冻裂或者堵塞,发生燃爆、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的风险显著增加。干燥易产生静电,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风险进一步增大。三是监管企业消防隐患突出。监管企业老旧小区冬季电动车违规进楼情况增多,违规充电、人车同屋引发火灾风险增加;冬季人们生产生活用电、用火、用气增多,门窗密闭,违规用电用火引发火灾比例增高;监管企业闲置厂房出租开办商场、饭店和幼儿园等人员密集,用气、用电增多,火灾风险增加。
一是加大隐患排查力度。我局将针对一季度风险进一步加大全市工业企业的隐患排查力度。二是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进一步梳理整合局安全生产职责,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我局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大对工信监管行业的安全管理,持续加强重大风险隐患排查、坚决防范遏制工信监管行业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夯实行业安全监管基础。
一是寒假期间,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等违法经营的网吧、歌舞、游艺、剧本娱乐场所,影响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二是A级景区冬季旅游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得力;三是文保单位存在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消防基础薄弱、燃香烧纸等文物火灾隐患。
一是认真开展网吧、歌舞、游艺、剧本娱乐场所专项整治。严格按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制度,重点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未按规定核对登记上网消费者身份证件,歌舞、游艺、剧本娱乐场所未按规定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等违法违规行为整治。二是A级景区管理。实行A级景区风险分级管控,在每个旅游区段显著位置更新、修护、设立安全风险等级标志和说明,加大对旅游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突出安全监管重点。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严格管控生产生活用火;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加强对文博单位安全监督检查。
一是岁末年初、临近寒假,涉校涉生安全事件易发、多发;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地质灾害、安全用电、冬春防火、一氧化碳中毒等风险;学生溺水事故,特别是冰面溺水;二是校园欺凌不容忽视,尤其在开学季表现明显;三是因疫情居家、家庭、升学等因素,易导致心理问题增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风险;四是冬季流感、普通感冒高发、冬春季传染病防控、安保(防范间歇性精神病人冲击)风险等;五是校舍及设施设备安全风险引起重视。校园经过一个假期的空置,部分设施设备可能存在损坏、松动、老化等现象,易发生坍塌、坠落等风险。
一是要压实安全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工作要求,学校“一把手”要负总责,层层细化落实责任,带头深入一线督促检查,推动各项工作责任措施落实到位。二是要加强安全教育。通过安全教育课、班级微信群、公众号等,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交通安全、防溺水、防火、防盗、防触电、防诈骗、防煤气中毒、防校园欺凌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强化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逃生避险、自救互救能力。三是要密切关注学生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焦虑疑虑和困惑,加强人文关怀,积极妥善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四是要强化家长法定监护人的意识和责任,提醒家长加强节假日期间对子女的管教和监护。五是要深化排查治理。加强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实验室安全及危险化学品管理、校舍安全、设施设备安全、地质灾害防治等重点领域安全管理。
一是针对冬季降雪降温、大风大雾等季节特点,两客一危、工程建设现场等重点领域存在防冻防滑、取暖用电和消防方面的安全隐患。二是全力做好春节假期和春运期间交通运输保障。
一是各单位要盯紧盯牢重点企业、车辆的消防安全,强化日常教育和安全监管工作,严格用电管理,消除火灾事故隐患,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二是各县区要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安全监管,全面做好重点时段和重要节日期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全。
一是春节后逐渐开始农事准备工作,存在农机主机、检修设备、维修工具等设备失效,检修期间有装备试车、固定、吊装等不安全因素。二是重点加强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监管,防止发生粉尘爆炸事故。三是配合交警开展无证驾驶、无牌行驶、违规操作、未检机车作业等违法行为的查处。
一是督促生产企业加强粉尘控制,落实用电安全,要配备除尘设施并有效运转,及时清理、清洁或更换除尘布袋,防止粉尘积累。二是认真排查易产生或积存粉尘区域的人工采光灯具、电源开关及插座是否具有防爆功能。积极开展农业涉粉尘企业专项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防范涉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三是加大农机安全作业督查工作,做好减量控大工作,加强隐患排查源头管理。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机手的农机安全生产意识,使遵章守纪、安全作业、文明驾驶成为习惯。
版权所有:长治市人民政府主办单位: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单位:长治市人民政府信息中心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