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孩子们在感受水中运动乐趣的同时,也学习一些急救的基本技巧、增强体能,近日,一场集趣味与知识技能于一体的台州晚报小记者活动热闹开启。活动为期两天,来自椒江的晚报小记者们化身小小“游泳健将”,体验趣味运动项目、学习水中急救知识,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水上角逐大战。(7月1日《台州晚报》第7版)
掌握游泳技能、学习急救知识,这样的未雨绸缪很有必要。面对年复一年屡有发生的溺亡悲剧,只有堵疏结合,织密扎牢安全网,既长记性也懂水性,才能降低悲剧重复上演的概率。
时刻绷紧防溺水这根弦,前提是安全教育要再加把力。这几年,我们在签订告知承诺书、发放《防溺水倡议》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要看到,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强,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一句“玩水危险”是很难阻止他们下水的脚步。多一点情境体验,少一些空洞说教,此乃为上策。由此而言,既要充分发挥学校课程的主渠道作用,也要强化家长与孩子的情感沟通、安全引导;既要运用印发资料、悬挂标语等传统手段,也要用好微信微博、视频直播等网络平台;既要通过主题情景剧让孩子们在溺水事件中汲取教训,也要组织到泳池现场体验感受水的特性……只有抓住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采取喜闻乐见、形象直观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千叮万嘱,才能在“润物细无声”中长记性。
bob半岛在线登录
在儿童溺亡事件中,缺少成年人看护是一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家庭承担着孩子的监护责任,不论工作有多忙,不管事务有多杂,都得铁腕落实法定监护责任。尤其是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要创新爱心监护和安全防护机制,不能让孩子成为“断线的风筝”。
溺水事件之所以频发,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身边的风险点还不少、隐患点仍未除。盯牢溺水链条上的各个环节,要对江河、湖泊、水库、鱼塘、水沟等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不漏盲点。同时,要人防、技防、物防“三管齐下”,增设各类防护设施和警示标识,通过组建志愿者巡逻队、无人机空中巡查等方式,全景式、动态化巡察,及时制止少年儿童私自玩水、下水游泳等危险行为。
亲水、玩水是孩子的天性,防溺水既要严防堵漏,更要有序疏导。其实,游泳既是一种强身健体的锻炼方式,更是一把应急救援利器。于此而言,在普及游泳技能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强化水上求生自救和应变处置能力,同时提供更多价廉便捷的游泳嬉水场所,让少年儿童在懂水性中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