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股份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公司主营业务为地理信息产业中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业务,地理信息产业已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高新技术服务业。根据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2021年10月发布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6,890亿元,较2019年度同比增长6.4%;过去10年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复合增长率为18.5%,“十三五”以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复合增长率为13.9%。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正在从高速发展转向更加注重能力建设、质量和效益提升、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

  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是综合性高技术产业,是采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对测绘地理信息资源进行生产、开发、应用、服务、经营的全部活动,以及涉及这些活动的各种设备、技术、服务、产品的企业集合体。

  按照技术特征进行划分,测绘地理信息产业主要包括测量业、地图出版业、导航定位业、遥感业、地理信息系统业等五大产业分支,每个产业市场又包括技术市场、产品市场、信息市场和劳务市场等。

  A、产业上游:硬件是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撑,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所涉及的硬件设备,除了各种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与基础设施之外,还包括各类测量仪器、图形图像处理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地图数据采集设备、航空摄影和数据采集设备、卫星导航数据采集与处理设备等。

  B、产业中游:数据采集是地理信息产业的基础,也是产业链的基础环节。数据采集包括测量、遥感数据采集、卫星导航定位数据采集等。地理信息软件及系统服务是对获取的数据资源和技术成果的集成应用。目前该服务环节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如国土资源、生态环境、城市建设、房产、交通、铁道、统计、公安、紧急事务处理、经济规划、农业、林业、海洋、军事等等。

  C、产业下游:在现有产品和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各种营销服务、技术和软件的培训和咨询服务。为许多其他IT分支提供空间信息资源与空间分析功能,如电子商务、LBS、室内导航、车载导航、手机导航、智能交通(ITS)、智慧城市等,扩展了地理信息产业链,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近年来地理信息产业迅速兴起并保持高速增长,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等一系列国家政策规划的出台,以及北斗导航系统等国家重大项目的持续推进,必将进一步优化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环境,推动产业发展的新跨越。未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在大数据时代,基于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大数据技术将对地理信息服务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引起地理信息服务业产业链结构的调整。

  产业链结构的调整主要表现为产业链变长的趋势。目前,地理信息产业的产业链环节主要为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产品及应用服务。在大数据时代,地理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可以直接创造价值,为用户提供服务。而地理大数据分析与挖掘需要掌握专门的技术,可能还需要一定的行业背景,因此很可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增值的产业链环节。此外,地理数据与其他大数据的集成,地理大数据的存储、管理与运营都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技术,在大数据时代,也很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链环节。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刻变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对测绘科学不断渗透,地理信息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产品内容及服务范围发生了重大变化,“互联网+测绘”将成为地理信息服务业新常态。

  “互联网+测绘”综合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众源地理信息技术和现代测绘技术等手段实现基础数据采集,并利用云计算、数据挖掘、深度学习等智能技术实现测绘地理信息大数据管理,逐步实现测绘数据从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的转变,最终全面实现测绘手段和成果应用的进一步转型升级,是智能测绘、泛在测绘与知识服务为一体的新一代测绘体系。

  在大数据时代,以需求为导向的地理信息服务企业主要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综合性,即地理信息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从单一内容的服务向多类型服务发展,从满足单一需求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发展,从提供某一种产业活动向提供多种产业活动发展。地理信息服务企业的综合化发展趋势同时也顺应和体现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近年来,3S技术趋于融合发展,地理信息服务领域的内外业一体化、软硬件一体化也更加明显,同时,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也使地理信息服务企业提供应用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成为可能。二是个性化,在大数据时代,利用大数据发现需求、挖掘各类信息、解决各类问题的需求将迅速增长,公众用户的个性化产品发展空间广阔。

  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行业广泛应用于政府、商业、民用领域,成为现代化信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包括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航空航天遥感测绘、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开发等公益性事业和以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的地理信息产业。随着现代测绘产业的成熟,信息化、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对信息需求量的扩大,以现代测绘和3S(即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为基础,以地理信息开发利用为核心,开展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应用的测绘地理信息产业逐步形成。主要具有以下典型的行业特点:

  (1)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尤其测绘行业,传统上属于事业单位体系,市场具有区域分割特征,目前正逐渐推进市场化;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测绘工作的转型以及地理信息产业体系的构建,传统事业单位逐渐转变为承担市场功能的单位,目前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进入本行业,市场主体越来越多元化。

  (2)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行业融合了测绘服务、信息化系统集成服务业务特征,形成了基于地理信息的行业应用体系,该行业尚处于成长期;

  随着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大力普及应用,北斗导航、卫星遥感等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信息化、“互联网+”与行业深度融合,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对地理信息资源利用需求不断增长,基于地理信息的信息化行业应用快速发展并在全球形成规模化,这个产业体系内,包括了数据采集和处理体系(包括传统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卫星遥感以及新兴的LiDar测量体系)、数据和位置结合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以及在地理信息系统之上的各个行业应用体系。

  现如今,地理信息产业处于爆发前夕,来自政府、企业、个人的巨大需求,技术设备的进步,政府的大力支持成为其核心的驱动因素。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所涉及市场如下:

  (3)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行业是大数据行业的基础,同时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行业相互融合,互相促进;

  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要素。现实世界中的数据超过80%与时空数据有关。目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而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行业是时空数据的源头,是大数据产业的基础。已广泛应用于政府、民生、行业等各个领域,如智慧城市、移动电子商务(基于位置的服务)、土地利用分类及地域范围预测、地理空间开发利用、水资源管理、自然灾害(如台风、森林火灾)预警、公共卫生与医疗健康等领域。

  半岛·BOB官方网站

  (4)技术进步驱动行业业务流程及应用升级、城市精细化管理是行业中长期的发展动力;

  新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本行业生产方式。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新技术的集成应用不断得到推进;勘察设计手段不断创新,城市信息模型(CIM)、建筑信息模型(BIM)和智慧工地在工程建设运营全过程中的得到应用,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核心理念,工程建设综合效益不断得到提高。

  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可以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而智慧城市的建设反过来也会促进行业的发展。未来随着城市化及智慧城市的进一步推广,智慧交通、智能电网、物联网、通信网络等等的建设都会大量涉及到地理信息,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有望借助智慧城市建设的契机得到长足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营、维护也将带来新的市场空间。

  (5)自然资源的专门化、集中化管理以及随之产生的“多规合一”模式将推动行业深入发展;

  (6)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和智能化。

  公司作为全国第一家省会城市改制的测勘院,于2020年4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位列江苏省地理信息产业排名第1名;同时,公司自2016年起一直在全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中排名前列,2022年度,公司位列2022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第18名(2021年,公司位列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第24名),此外,公司控股子公司易图地信位列2022地理信息产业最具活力中型企业第8名。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为30多家国家、省、市学术团体理事或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单位。同时,公司累计主编、参编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70余项。作为江苏区域内行业龙头企业,公司基于自身长期在品牌、技术、客户资源和大数据等方面的积累和沉淀,目前在本区域内已形成较为稳固的市场地位。随着行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公司逐步拓展区域外市场,通过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与区域内主要企业形成生产服务能力、专业服务方面的协同,重点拓展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与服务业务,公司目前已形成以江苏为主,浙江、广东、安徽、湖北、上海、四川等外省市场为辅的市场布局,已在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厦门、苏州、武汉、成都、西安、郑州、合肥等城市建立了分支机构,业务覆盖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并积累了政企大量优质客户。

  公司所从事的业务为地理信息产业中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业务,该业务以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特征,通过采集物体的位置、形状等空间属性信息并进行表达、利用。

  公司作为专业的地理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主要利用时空信息的现代专业测勘方法、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为建设工程、城市精细化及智能化管理、空间位置信息的行业应用提供包括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加工处理、集成服务等在内的专业技术服务。

  按照服务领域、信息化程度,公司业务主要细分为工程测勘技术服务、测绘服务、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与服务三类。公司各类业务具体内容如下:

  公司上述业务均以时空信息测量为主要技术特征,可为城市管理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到运营管理的全生命周期,以及企业工程建设、基于时空信息的资源运营、维护、服务等行业应用提供从时空信息数据采集、多源数据整合、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及产品化应用的一体化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密切跟踪国家、行业相关发展政策,以创新产品研制和战略管理为牵引,在原有各主要事业部的业务架构基础上,统筹公司业务、生产、人力等各方资源,初步形成信息化、交通、水务与城市生命线大专业板块,同时,以南京都市圈为中心,形成江南、江北两大区域板块。

  各板块内强化技术先导作用,把技术突破、管理和生产效率提升作为重点工作推进,着力打造各板块的主要竞争力,努力形成各板块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信息化板块依托公司业务形成的技术及时空信息资源优势,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水务(智慧排水、智慧供排一体化等)、住建(智慧城建、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城市生命线等)、园林(智慧公园、园林全生命线周期管理等)、电力(智慧电力场站)、自然资源(新型基础测绘数据应用)、人防(系统集成)等行业提供以地理信息二三维技术、虚拟化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开发和集成服务,形成了从时空信息数据采集、多源数据融合、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及产品化应用的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与服务能力。

  交通工程板块充分发挥多专业集聚优势,运用“自动、无损、智能”综合测试手段,依托“物联网+专业”平台,将为铁路交通工程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机场规划建设、公路规划建设、航港规划建设和大型精密工程提供天地空一体化的精密工程测勘和技术咨询、信息化管理服务;同时能够为高铁、城市轨道交通、机场和航港营运安全提供实时、高精度、智能化的三维全要素的信息化监测以及技术咨询服务,为交通工程营运安全和永久性结构维护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智慧水务板块以区域化服务、专业化的技术、组织体系和管控模式为支撑,形成成熟的专业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管网测绘、测漏、水务一张图,排水管网检测、清淤疏通及非开挖修复,水环境治理中的智能监管以及管道周边病害检测等方面的整体技术解决方案。

  地下空间板块通过以深度介入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开发、利用和管理为目标,通过公司测绘、勘察、信息化等专业技术的深度融合,形成具有自身优势的核心技术和服务能力。可以为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前期提供勘察和测绘数据成果,提供设计和咨询服务;为地下空间建设过程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监测、安全风险评估和决策支持服务;以及为城市地下空间运营提供评价和咨询服务。

  自然资源板块紧跟地理信息行业发展趋势,融合应用“多源测绘遥感+新型基础测绘”技术,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为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一站式”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同时结合自然资源部两统一职责,以江苏省为重点服务区域,开展“一张现状底图”、“一张规划蓝图”和“一张管理用图”等“一张图”相关业务,以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耕地保护和生态修复等业务为重点方向,开展相关自然资源的信息采集、技术咨询等业务。将自然资源业务向全国市场拓展,提升公司在自然资源行业的地位。

  随着城市管理、治理体系的不断推进,以及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和“数字中国”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数字化转型、“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城市治理、“新基建”的落地和数字经济的发展都迫切需要空间地理数据向“全域、全息、全空间、多维、高频”推进,实现物理空间的数字孪生,推动测绘地理信息在数据获取、数据内涵、成果形式、更新机制、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最终利用数字孪生城市信息模型实现数据互联共享、运行全生命周期监测、智能化管理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

  而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时刻面临着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等因素的干扰,日益增多的社会突发事件对城市安全敲响警钟,迫切要求政府建立城市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例如2021年,上海市青浦区“2-1”燃气管道泄漏爆炸事故、湖北省十堰市“6-13”燃气管道泄漏爆炸事故、河南省郑州市“7-20”特大暴雨灾害以及2022年全国各地发生的多起燃气爆炸事故,进一步加深了社会各界对加强城市安全管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暴露出城市安全管理存在不少漏洞和短板。据民政部统计,2021年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近3,340.2亿元。加强与完善城市安全管理是民生刚需,城市生命线建设迫在眉睫。

  公司作为专业的城市精细化及智能化管理的地理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对于维护和加强城市安全管理,公司具有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无论从核心技术和人员的储备到项目经验的积累和探索,都为公司适时介入城市生命线,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为城市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赋能提供了现实基础。

  公司信息化板块与城市管网和智慧水务专业板块现阶段将重点聚焦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通过城市生命线项目搭建检测、监测技术体系和软件平台系统建设以及运行服务体系,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以数字赋能于城市安全运行系统中,从地下管网安全智能监测到城市建构筑物的精细化感知,奠定了安全发展型城市在新型智慧城市安全方面的基础能力。推进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不断创新发展,协同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构建“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城市治理模式。

  公司依靠已经建立的各种销售网络渠道、信息资源和良好的客户关系,广泛收集与自身所处行业有关的业务信息,指派有关部门做好客户关系的维护与跟踪工作。公司的销售模式主要是以招投标和商务谈判等方式取得客户合同或业务委托书。

  公司通过招投标和商务谈判取得客户合同或业务委托书后,同时内部立项。公司的业务主要采用定制化服务的模式,服务方式以自主服务为主,主要分为方案设计、外业测勘、内业数据加工(试验)等环节。

  公司主要采购对象为劳务服务、技术服务以及相关仪器设备等。公司服务采购模式主要采用比选比价方式。

  对比测绘服务、工程测勘技术服务中工程测量,公司工程测勘技术服务中岩土工程勘察类业务除对于各个测量对象的空间表达之外,且增加了对土壤特性的分析、识别的过程。具体流程如下:

  2022年,受各地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公司项目实施和验收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竞争格局加剧,公司上下坚定信心,坚持“技术立企”,培育核心自主生产能力,克服种种不利局面,2022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615.06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8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25.4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17%。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如下:

  2022年伊始,公司围绕上年既定的战略发展方向,在五大专业板块和南京区域板块之间重点开展竞争力计划,结合公司中长期不同阶段发展目标,针对各板块专业差异化特点,打造各个板块内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专业和技术发展路径。

  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工作目标,结合募投计划,以做深做透区域市场、做专做强专业板块为方向,在省外区域市场布局、布点,同时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优化。

  2022年上半年,公司江苏省外营业收入和毛利率都优于上年同期,随着公司省外营销网络和人员的逐步完善,省外市场份额稳中有升,市场布局趋于合理。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在手订单或合同额合计21.3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43%,其中江苏省外区域在手订单或合同额占比27.19%,江苏省外区域合同占比稳步提高。

  公司非常重视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成效的好坏决定了与同行业企业竞争优势的差距。因此,公司近来年一直在优化生产管理环节方面,特别是重点围绕落实安全生产、加强成本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开展工作。2022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38.12%,超过上年同期水平,2022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强化项目成本预算约束水平,充分利用公司专业品类的优势,发挥多专业协同生产的成本优势,探索一条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发展之路。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具有区域品牌优势及全国性的行业影响力 作为第一家改制的省会级城市测勘院,经过多年经营和发展,公司业务受到了客户及行业主管单位的充分肯定,从而在行业内也形成了一定的全国性影响力。公司近年来多次获得区、市、省乃至国家级以上奖项,涵盖了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科技进步奖、全国地理信息优秀工程奖、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测绘科技进步奖、裴秀奖、全国优秀测绘工程奖,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全国优秀勘察设计奖、中国规划协会优秀规划设计奖、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等行业主要奖项。 公司位列江苏省地理信息产业排名第1名;同时,公司自2016年起一直在全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中排名前列,2022年度,公司位列2022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第18名(2021年,公司位列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第24名),此外,公司控股子公司易图地信位列2022地理信息产业最具活力中型企业第8名。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为30多家国家、省、市学术团体理事或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单位。同时,公司累计主编、参编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70余项。 2、资质齐全,具备所处行业进行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条件 公司作为以时空信息测量为主要技术手段的勘测企业,在多年经营中形成了较为齐全的资质体系。公司拥有工程测勘领域最高等级资质证书即工程勘察综合甲级资质,该资质证书覆盖除海洋工程勘察外的所有专业各个等级工程、公司拥有9个专业甲级测绘资质,依托公司工程勘察综合甲级资质、甲级测绘资质等各自业务领域高级别资质,公司广泛开展各类工程测勘技术服务(除海洋工程勘察),除导航电子地图制作外的各类测绘业务,同时借助信息系统集成三级资质,公司形成了从时空信息采集、处理至产品化应用的完整业务链,为拓展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与服务业务奠定了坚实的业务资质基础。 此外,公司还拥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和环保工程专业承包三级资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CMA)(可向社会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乙级)、中国防腐蚀安全证书、中国防腐蚀施工资质证书(壹级)等资质,这些资质积累为公司业务在各行各业的深入拓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具备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技术服务能力 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十分注重技术进步和研发投入。截至本报告出具日,公司具有实用新型专利42项,发明专利21项,软件著作权271项。目前,公司在建立以信息化测量为主,数字化测量、人工测量为辅的生产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从时空信息数据采集(天、空、地表和地下)、多源数据整合(光学、激光、雷达、视频等)、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及产品化应用全业务链的核心技术体系。公司自主研发的隧道结构变形多元传感自动化监测系统集成技术、基于测量机器人的地铁工程安全监控系统集成技术、排水管网健康检测自动化识别技术、移动激光扫描和数据后处理技术、城市道路地下空洞三维探地雷达物探、无人机扫描应用于文物保护和考古挖掘、城市大型基础设施及地质环境雷达遥感监测关键技术、智慧工地平台等产品和技术,可实现对城市部件结构的变形和病害进行高精度、多视角、全天候的智能监测与信息化管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运营监测、城市管网智能监控、地面沉降与道路塌陷、园林古树无损检测及动态跟踪和城市水环境与生态保护动态监控等领域。 4、拥有一支专业技术水平强的人才队伍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通过提供各种激励措施和上升发展通道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以团队整体业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保证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公司人才队伍结构合理,目前,公司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占比近70%以上,近200人以上拥有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历。此外,公司拥有正高级工程师近40人,高级工程师140余人;超100人具有各类注册执业资质。公司稳定的人才梯队培养和建设,为公司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2022年,公司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入选江苏省南京市2022年优秀博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将为公司吸引和聚集高层次人才和创新资源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窗口,公司将深入推进产学研融合和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和加强公司科研技术水平。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随着行业市场化进程加快,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行业竞争加剧。一方面是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一些潜在的竞争对手正凭借其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的资源和优势,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正逐渐向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行业拓展;另一方面,行业内的一些优势企业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也在不断的转型升级,从原有的应用开发领域向产业链中核心的时空信息生产领域进行拓展。如果公司不能准确判断、把握行业的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在资质、品牌、技术、人员、客户资源及服务能力上无法持续取得竞争优势,将可能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不断拓宽服务区域和产品应用领域,提升业务层次,增加高附加值业务的比重,实现业务类型的提档升级。 2、业务快速扩张和资产规模扩大导致的管理风险 公司上市后,随着募集资金的到位和募投项目的陆续实施,人员和机构将进一步扩张、主要业务区域的营销网络布局逐渐完成,业务规模也将会迅速扩大,公司资产规模将会大幅增加,将给公司的管理能力带来一定的挑战,公司需要在战略投资、运营管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适时的调整,也需要建立与业务规模、业务布局相适应的高效管理体系和经营管理团队,以确保公司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如果公司不能及时应对市场竞争、行业发展、经营规模快速扩张等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将有可能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加大对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引导,注重内部控制建设,同时通过外部引进人才加大人力资源投入,逐步建立一支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防范经营风险。 3、经营业绩季节性波动的风险 公司业务自身无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但受客户对象特点影响,公司的收入及盈利情况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波动。公司所处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行业以政府需求、工程建设作为主导,其从事的业务主要面向各类政府职能部门或其授权机构、下属企事业单位以及大型工程建设、设计单位等。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大型企业采购及投资通常遵照年度预算决策机制,其项目开发计划、预算安排、招投标及商务谈判、项目实施及验收、款项支付通常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一般而言,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大型企业通常于每年上半年制定相应的项目计划,并履行预算、审批、招投标及商务谈判程序,通常每年下半年进行竣工验收、结算付款。公司承接的该类项目通常根据客户要求于每年下半年进行验收确认和最终成果交接,公司据此确认相应技术服务收入。因此,公司于第四季度确认的收入占比通常较高。因此,公司经营业绩存在季节性波动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在保持主营业务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整合各方资源,继续以客户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进行业务模式创新,发挥协同生产的优势,充分发挥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和行业经验,实现市场、业务、研发、生产的有效融合与发展。不断加大品牌宣传与市场推广力度,拓展市场空间,完善销售布局,不断开拓新的客户业务市场领域,实现核心竞争力及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 4、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融合了传统测绘和新兴的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核心技术人员作为技术先导引领公司专业化板块快速发展。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通过提供各种激励措施和上升发展通道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以保证团队整体业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竞争对手对人才争夺的加剧和公司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公司需要进一步引进、培养各层级重要岗位的人才,尽管公司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长效、稳定的人才激励和培养制度,但技术团队的稳定性仍将面临市场变化的考验,存在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优化生产、研发、销售和管理各个层级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通过打造长效、稳定的人才激励奖惩机制,营造公平分配的企业文化,引进和锁定高层次人才队伍,以满足公司中长期发展的人才需要。 5、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2022年上半年,公司通过加强板块内部人力资源整合和强化成本控制及预算管理,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从长期来看,未来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行业政策变化、用工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影响,可能导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水平下降。此外,随着市场化程度提高以及新进入者、同行业的竞争,行业市场竞争也将会逐步加强,公司业务的服务或产品价格或将呈下降趋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毛利率水平。如果公司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公司业务的附加值或降低成本,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将面临下降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一方面将通过业务模式的不断摸索和创新,发挥区域间协同生产的优势,同时将继续加大前沿技术的研究和投入,通过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投入使用,结合大型项目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最终达到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和降本增效。 6、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2022年上半年,公司采取积极有效管理措施,落实应收账款长账龄款项的催收和回款工作,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29,585.20万元,应收账款余额总体仍然较大。虽然2022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催收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2022年下半年应收账款款项回收工作仍刻不容缓。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增长,各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呈上升趋势。公司应收账款客户主要系各类政府职能部门或其授权机构、下属企事业单位及大型工程单位,资信状况较为良好,但若应收账款客户出现财务状况恶化等情况,将会使本公司面临信用风险及存在坏账损失的风险。与此同时,考虑到公司客户结算存在相应的支付审批流程,公司收款亦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因素,部分业务收款周期相对较长,若应收账款客户出现大规模延迟或逾期付款的情形,公司将可能面临流动性及偿债能力不足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记录、跟踪、催收等管理措施,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定期进行汇总分析,确保每笔应收账款有跟踪和反馈措施,降低应收款项发生坏账的风险。 7、商誉减值的风险 公司分别于2021年5月和2022年1月收购易图地信和建苑测绘后,合并报表层面确认了收购所产生的商誉11,412.44万元,约占2022年6月30日止公司资产总额的比例为5.26%。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商誉不作摊销处理,但需在未来每个会计年度末进行减值测试。如果未来因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等不确定因素导致被收购公司经营状况恶化,则公司存在商誉减值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加强对收购公司的整合力度,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研发,技术引领各专业板块和各专业化子公司拓宽业务层面,进行差异化竞争,积极向高利润业务区进行延展。 8、新冠病毒疫情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的风险 目前,全国新冠病毒疫情整体得到有效遏制,但部分地区疫情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复,当前疫情对公司在手项目持续开展和项目进度将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将影响公司短期内的经营业绩。 应对措施: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短期不利影响,公司将加大营销和客户开发力度,增强产品竞争力,同时不断提升内部精细化管理水平,积极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短期影响,确保公司2022年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测绘股份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